2)第366章 诗士三段,怎能只写一首诗?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决了8个字,用在律诗中,永远不愁没有话写!

  两条对仗工整的联子搞定,就只需要最后总结陈词了!

  这一点李喆可比没有头绪的黄峻老道多了,他是知道如何利用最后一联来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

  如果单纯说种菜者的辛苦,那这首诗就平平无奇了。(中唐时新乐府运动,关心中下层劳动人民困苦的风潮,此时并没有起来。)

  所以,自己这首诗中种菜者,必定不能是普通农人。

  必须是一个……

  嗯……

  世外高人。

  高傲的隐士。

  就好像严子陵、陶渊明、孟浩然那样的。

  于是李喆写下最后一联:

  隐野躬耕名利淡,

  悠然赋作菜园诗。

  嘿嘿!我写的这位种菜者,他淡泊名利,归园田居——

  亲身耕种的辛苦之后,他不是吐槽劳累,而是悠然地写下一曲田园暮歌!

  这等风范,这等品格!

  写完了让作者我都想去田间劳作,自己种菜了!

  写完抬头,对面陈成仍在勾画着,不觉自得一笑!

  说我不懂种菜,就写不来种菜的诗?

  那你可就错了!

  真正优秀的诗人,你哪怕没有任何信息,都能写出诗来!

  看!我这首诗前后根本没花到半柱香的时间!

  我甚至还能在你完工之前,再写一首!

  没错!李喆,既然是“双吉”,那么就要给你双倍的惊喜!

  你说前面大哥给的“翻地”“播种”“锄草”的关键词都已经写完了?

  没问题!

  我自有另外的角度!

  这就是作为诗士三段的李喆相较黄峻更老道的地方,拿到一个自己不熟悉的题目时,不会惊慌失措,连八句话都凑不出来。

  我虽然并不了解种菜的过程,可是我懂吃菜啊!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

  不要说“吃菜”就离题了,事实上,日常所吃的菜,除了地里、水里自己生长出来的,还不都是人种的?

  既然如此,再写一首,也不愁没话说了!

  第一首的着力点在种菜的这位隐士身上,第二首就可以把着力点放在他的菜上:

  正是夏天,平日吃的最多的蔬菜就是黄瓜、豇豆、蕹菜、韭菜……

  这些玩意,现在一定都是在田间地头郁郁葱葱着!

  那我可就有得写了!

  大笔一挥,正所谓:

  夏季蔬田绿韵妍,

  黄瓜豇豆——

  嗯,黄瓜豇豆是长在地里的,还是在树上的?

  扭头问了一下大哥,大哥说这俩玩意都要搭个架子,给它“挂”起来生长。

  噢!李喆恍然大悟,将这一句写完:

  黄瓜豇豆架藤悬。

  “嘿,你怎么又交头接耳啊!”这一次郭小四也不满意了,开口讯问。

  七少现在成了最严苛的“监考老师”。

  “没有的事!”李吉吉矢口否认,心中却暗自庆幸问了一遍,要不然等会儿要闹笑话。

  葱和韭菜、蕹菜都是种在地里的,这他知道,不需要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