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66章 诗士三段,怎能只写一首诗?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纠结。

  就是有一个问题需要考究一下:

  那就是,黄豆是长在土里,还是挂在枝上啊?

  这个时节倒是经常吃到豆荚(也就是毛豆新鲜连荚的黄豆),可偏偏不甚留意这玩意是怎么长出来的。

  李吉吉又想伸头询问大哥,被王小五喝道:“可一可二不可三啊!喆哥,你总是和他们一起讨论,我们可要取消你这一轮的资格啦!”

  “毕竟,根据诗榜上的规则,对阵双方必须都是独立自主完成诗作!”

  “不问就不问!”李喆撇撇嘴,实在闹不清楚,大不了老子就不写豆荚!

  甚至我已经有了第一首诗,这第二首诗也是可写可不写!

  这么说着,可心中也知道,自己这第一首“套模板”的是,和陈成上一轮对阵黄峻时展示的诗质量差不多,这如何能显示自己作为诗士三段的实力?而且还并没有必胜对方的把握。

  另一方面被陈成讥诮“不辨菽麦”,又让平日总是好为人师、大声教育小弟的李喆很不服气,非要在这第二首诗里展现出自己丰富的学识来!

  可既然要写时令的蔬菜,这青豆荚又避免不了!

  到底它是长在土里,还是挂在枝上呢?

  豇豆,又名“长豆角”既然它和豆荚是一种玩意,那豇豆挂在架子上,这“短豆角”就应该也挂在架子上。

  可既然它足够短,那么就是长在地上,作为一种果实,也未尝不行……

  真是一个旷世难题啊……

  李喆这第二题写到这里,竟然被难住了!

  忽然,脑袋里灵光一现,有了答案!

  虽然现在没有办法去问,可是能从古人的诗句中寻找答案啊!

  写“豆子”最出名的诗是哪一首?

  还有得着说,曹植的七步诗啊!

  《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杀),应声便为诗。”曹丕上位后由于和兄弟们争封太子的经历让曹丕无法释怀,尤其对曹植耿耿于怀,担心这个有学识又有政治志向的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着法子要除掉他。曹植在极度悲愤中七步之内应声成诗,诗曰: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故事是真是假无从考究,毕竟以曹丕的智商,在宫殿上做这样儿戏式的恶作剧是不是太扯淡了?

  但这诗大家从小都会背,是毫无问题的!

  答案明明白白地写在诗的最后一句:

  同根生!

  根生啊!

  也就是说,豆角是长在地里的啊!

  既然有诗为证,那还能假?

  “怪不得啊,怪不得!”李喆似乎又想到什么佐证,忍不住释然一笑,思路又开阔了:

  青葱韭蕹畦台秀,

  豆荚莱菔地里钻!

  又在诗中传递了大量的信息,让李喆格外兴奋,思路更加开阔,继续几笔,将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