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5章 选秀节目助力直通“诗士”!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有就是乾隆皇帝最令人恶心的毛病:

  滥用虚词。

  这句“米粉尚需妙手配,鲜滋还应细心尝”,“尚需”“还应”完全没有意义,你说“米粉妙手配,鲜滋细心尝”,意思不一样?放在句子中就是硬凑五字为七字,然后去掉中间两字会破坏平仄。

  再者颈联与首联意思重复,一个字用了两遍,各种毛病不一而足,显然是没有细心打磨过。

  唯一可以称道的就是这的确是一首“七言律诗”,起码的框架是搭建起来了。只是这框架不是很好,真建成了也只能是一座“烂尾楼”……

  这诗一看就让陈成想到后世退休老头们常写的“老干体”,大多都是这种无病呻吟,东施效颦的玩意,说他们是乾隆皇帝的徒子徒孙一点毛病都没有。

  “你……你……你说我的诗写得不好,那……那……那你又写的什么?”黄峻一着急,嘴巴有点不利索起来。

  陈成微微笑,将自己的诗稿轻轻掀起,展现给对方看:

  肇自秦时古味存,漓江水润米为飧。

  新汤浅染醋红色,细线垂成玉摺纹。

  头醉心折停不住,齿滑唇润澹仍芬。

  陈生嗦粉已成癖,东道招呼胜盈樽!

  其实陈成写这首诗的时候也没啥思路,毕竟这个的确没办法借鉴后人的诗作,从来没有人写,哪怕后世各家桂林米粉的小吃店里,也宁愿在墙上编个“乾隆迷路”的美食故事,不会有谁想着要给这玩意做首诗抬高一下此物的身价。

  可写诗也是有套路的,按照一套标准的模板,人人都能写出诗来。

  首先第一句,从秦朝时就已经有了“桂林米粉”这种风味——交待了这东西的历史沿袭,“用漓江的水浸润本地的大米做成食物——这是交待这东西的原材料和制作工艺。

  这第一句就好比“星光大道”的“自报家门”,首先交待这玩意是什么,何种来历。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至于像黄峻的诗,前四句全是虚的,如果不是第五句本体直接说出来了,别人都不知道他写的到底是啥。

  “自报家门”结束,自然就是“才艺展示”。

  你写“桂林米粉”,自然就要说明这东西好在哪里,有什么值得夸耀。

  哦!原来这东西的新鲜的汤汁呈现出健康的醋红色(陈成实在不好意思说那汤比999感冒灵还要苦),细细的线条就好像是玉褶的纹路——

  一下子就把这种小吃的档次给抬上去了!

  这一联呢,便是“正面描写”,实话实说,把自身的优点展示出来。

  有了“正面描写”,接下来自然就是“侧面烘托”。

  选秀节目上也是,选手表演完节目之后,不能孤芳自赏,要有观众们的正面反馈——以此凸显表演的精彩。(代表就是“我是歌手”上很会哭的观众,哭一次给500块)

  于是,对桂林米粉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