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三十三章 立国(二)_远东193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40年6月份的新加坡更象一个要塞,围绕海湾建起一个个巨大的混凝土堡垒群,从堡垒里伸出来一根根粗大的炮管子,将这个仅有500平方公里的离岛装饰像一只刺猬,港口里除了远东舰队的主力,还有大量来自于东西方的货船,做为联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咽喉要道,它的繁荣得益于优良的地理位置,哪怕是一半的民用也足以撑起巨大的商贸,吸引着无数前来淘金的南洋华人。

  盛玉华是乘坐“慈父号”驱逐舰来到这里的,一下船就被扑面而来的华夏气息给看呆了,街面随处可见写着“汉文”的招牌,行人中十个有八个都是熟悉的华夏面孔,闽南话、粤语哪怕听不太懂,却也知道那是国内的一种方言,感觉自己反而成为格格不入的那个人。

  因为穿着,南洋的华侨最习惯的装束是短衣斗笠,洋气一点的就是短袖衬衫或是花格裙子,甚至还有很多长袍马褂,脑袋后头拖着一根长辫子的也不罕见,而她呢,短发、船形帽、套头女兵裙、小羊皮靴子,再加上跟在后头的一队苏军士兵,人人看着她们都是避之唯恐不及。

  来到市中心,更是让她惊得目瞪口呆,街面上到处都挂着“抗日”的横幅,时不时就能看到学生拿着铁皮喇叭站在街头宣传鼓动,脚下放着一个个的募捐箱。

  “同胞们,祖国在日寇的铁蹄下呻吟,我们的故土已经沦陷,亲人们在受苦,我们这些南洋的孤儿,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每一块钱都能支撑国内的抗战,省下来吧,不过少抽一包烟,少吃一块叉烧,省下来吧,不过少买一件衣服,少看一场电影,涓涓细流,终汇成海,献出你们热情......”

  “同胞们,滇缅公路是我们的生命线,每一份物资都要靠它运进国内,我们有汽车却没有驾驶员,来吧,报名机工投身抗战,祖国需要我们,同胞呼唤我们,来吧,贡献出你的知识,为抗战尽一份力。”

  募捐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被填满,人们一角一分地尽自己的力,就连街边的乞丐都把破碗里的硬币投入箱中,蓬勃的热情让她热泪盈眶,一个小女孩挎着小篮子走到她身前,眼巴巴地睁着一双大眼睛,嘴里唱出细嫩的童谣。

  “小姐,买一朵花吧,这是爱国的花,这是救国的花呀,买了花,救了国家……”

  盛玉华手足无措,在身上摸了半天,原来自己一个硬币都没有,正尴尬的时候,一只手伸过来,抓着几张纸币。

  “这位小姐买下你所有的花儿。”

  “谢谢。”

  小女孩朝她鞠了个躬,把花篮递到她的手中,盛玉华手忙脚乱地接过来,小女孩已经接过纸币,蹦蹦跳跳地跑到募捐箱把纸币投进去了。

  “老先生。”

  为她解围的是个身穿西装的老年人,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