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三十三章 立国(二)_远东193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她要感谢自己,连忙摆手说道。

  “他们不知道你们曾经在东北与日寇殊死搏斗,见笑了,我是陈嘉庚。”

  “陈老先生,你好,我是代表团副团长盛玉华中校,这位是我们团长戈尔什科夫上校。”

  “久仰大名啊,上校先生。”

  陈嘉庚与戈尔什科夫等人一一握手,带他们来到街道对面的一幢雕花阳台三层西式洋楼,楼门上写着“怡和轩”三个字。

  “委屈诸位暂居于此,老夫是这里的主席,对外称“俱乐部”,住宿、吃食都是有的,中式西式皆可,有什么忌口的只管提出来,老夫去找人解决。”

  下榻之处是事先就说好的,盛玉华当然不会有什么异议,和他一块儿把随行的苏军安排好,陈嘉庚却没打算放过她,两人来到三层的一间办公室,里面已经坐了好几个人。

  盛玉华一进来就看到办公室的正面墙上挂着“各为所能,各竭所有,增筹款项,推销公债,以救济中国抗战之难民”的条幅。

  经过介绍,在座的都是南侨总会的领导者,两位副主席菲律宾侨领李清泉和荷属东印度侨领庄西言、印支侨领颜子俊、缅甸、大马等地的侨领、南侨总会干事长侯西反等人。

  看到来者是个年轻得不像话的女人,几个侨领相互看了一眼,李清泉开口说道。

  “对于暹罗华侨的安排,贵方究竟是个什么章程?可否告知。”

  盛玉华第一次面对这么多有钱有势的各方领袖,心里不紧张是不可能的,不过一想到临行前刘开放的那句话,胆气陡然升起。

  “诸位老先生,想必已经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不瞒大家,此时暹罗援华之役,我军已经取得全胜,暹罗全师逾40万人和100多万民众被我军团团围困在曼谷海岸,出于人道主义我们没有进攻,而是应他们的要求谈判,怎么谈,还要听听诸位侨领的意见,有什么顾虑都可以提出来。”

  李清泉接着问道:“传闻贵方欲以暹罗250万华侨单置一国,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诸位先生以为然否?”

  见她毫不否认,众人一阵交头接耳,李清泉继续问道:“此事英法美等国知否?”

  “谈判的时候就知道了。”

  “若是不照会各国列强,华人立国会不会群情汹涌?”

  显然,李清泉的疑问代表了屋里的所有人,他们来自于各个殖民地,每个地方都不相同,但相同的是殖民地的那种压迫,哪怕富商一样有歧视,再加上殖民地当局有意无意地挑动土人与华人之间的矛盾,他们的心思不得不多想一层,因为谁都知道,在南洋的华侨素来就以勤劳富裕著称,一向安份守已不愿意多生事端,往往被人视为软弱,因此他们特别渴望有个强大的祖国作为后盾,因此才会不遗余力地支援国内的抗战事业,可是独立建国?那是连想都不敢想的,英美法哪怕是荷兰,都是世界列强,又怎么可能坐视本来就富裕的华侨成为一股独立的势力?

  盛玉华毫不意外地反问:“如果各国列强不欲干涉,诸位是否有建国之意愿?”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