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8章 小陈的第一首原创!(第一更)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哦?如此甚好!”王昌龄哈哈大笑:“前人有木兰‘替父从军’,今人有陈苌‘替父为诗’——堪为佳话!”

  小陈一想到自己的名字“猕猴桃”和“木兰花”很对仗,就有些头疼。

  不过木兰倒不一定是“花木兰”——木兰是北朝时人,没有姓,很可能是少数民族人,因为在某些时期如高氏北齐,只用鲜卑人打仗,汉人是不需当兵的,如果不是汉人,那大概率是不会姓花,独孤木兰、拓跋木兰都更靠谱点。

  反倒是与小陈同时期,安史之乱中有一位女将“任木兰”,曾率领数千义勇,激战叛军,岑参还曾写诗赞她:“甲士千群若障云,一身出能定三年。”

  相比这位木兰,小陈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来金陵才几天,吟的诗已经超过过去三年的量了。

  小陈负手而立,王维王昌龄两个人都看着他,只听他一本正经地朗诵标题道:“替陈赞府酬赠王赞府!”

  王维王昌龄绝倒!

  王昌龄笑道:“你家大人看不上这八品赞府,却是先不做了!我却还要指着这点俸禄养活家人呢!”

  小陈也笑,吟道:“

  长安同及第,义气俱少年。

  挥翰凌霄汉,执言对圣颜!

  故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愁绪归何处,满城啼杜鹃!”

  当年在长安科举及第的时候,都还是意气风发的少年,拿起笔作诗,感觉气势凌驾霄汉之上;朝堂上仗义执言,敢于直面天子冒死进谏。

  可是现在,一个隐居在故乡颍川,双鬓白发;

  一个被贬低到破败的前朝都城,只能对着青山交谈。

  愁绪可以寄托到哪里?只听到满城都是杜鹃凄凉的鸟啼声。

  吟完之后,小陈非常紧张!

  是的,过去见惯了各种大场面,他都未曾惧怕;

  今天面对的只有两个人,可他心里却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不仅仅因为要品评他诗的,是两位大国手,也是因为……

  过去他当着众人面吟诵的,都是别人的诗——哪怕今天下午联句时声称“原创”的“红杏出墙”。

  可是现在,面对两位师长,他吟的却是自己的“作品”。

  是的,作为一个烂大街的穿越的“文抄公”,他竟然敢当着“七绝圣手”和“诗佛”的面,“朗诵”他那点微末才学的原创诗!

  一着不慎,就容易暴露他那半坛醋的水平!

  连同他过去“创作”出来的那些“名句”,都有了版权交易——跟某两年和方舟子撕B的韩寒一样!

  可是尽管知道“班门弄斧”“孔夫子门前卖书”“关公门前耍大刀”的风险很大,可是他还是很想在两位王夫子面前朗诵一下原创诗,因为他确实想看看,他现在能作出来的诗,真实水平如何,究竟处于一个什么层次。

  自己看着,觉得都还可以嘛!

  而且,说了要替老爸还回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