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7章 王昌龄写给小陈老爸的诗(第二更)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王大叔的溢美之词,小陈自然要谦虚几句,顺手记下岑参的诗,回头寄给小郡主去——

  总之,岑参这首诗让小陈一下子就提高了对对方诗力的评估,如此看来,自己不但没有错,岑参在诗榜上的排名还低了!

  不妨把岑二十七的排名从二十七名再往上提个十名,再显眼一些!

  反正又不怕他拿不出相应实力的诗句!

  王维倒是不大在意诗榜上的虚名,他曾经蝉联N年的岐王诗榜冠军,却也没有换来高官厚禄,虚名过高,反而是累赘:“有道是‘君子临治世,当有为于天下’,而少伯大兄却难以君臣相合,出为外官!感念于此,殊为可惜!”

  他也叹息王昌龄徒有生花之诗笔,却得不到朝廷重用,以展自己的经世才华——实际上也是为自己发牢骚,毕竟他虽然是“京官”,却也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京官,离权力中心还远着呢。别说正事了,就连需要写诗时,天子也未必想得起来他。

  无它,别人拍的马屁更舒爽。

  作为一个曾经得意过的马屁精,陈成自然知道这两位都混不上去的缘由,可是自己的那些成功学经验也不好“传授”给他们,只能政治正确地插嘴感慨一句:“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嗯?”王昌龄又是惊讶了一下,称赞有加。

  显然“诗称国手”“命压人头”很符合他的胃口,“满朝文武许多酒囊饭袋”也是他这种愤世嫉妒之人对朝廷的基本认知。

  小陈暗说自己就是多嘴,千万不要把对方的诗兴勾引起来了,到时候又嚷嚷着要玩联句,自己可奉陪不起!

  你要吟诗还是自己去吟吧!

  转移话题说:“岑二十七兄为王大叔殚精竭虑,真挚的情谊不言而喻——那王大叔可有回赠之作?”

  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岑参兄弟二人都是性情中人,可同宿陋屋,可同舟共济!值得深交!”王昌龄盛赞了一下岑参兄弟二人的人品:“至于回赠嘛……没有。”

  陈成:“……”

  靠……

  为什么你们这些诗坛“前辈”总是端着,傲娇得不行……

  孟夫子是老大哥,李白是小老弟,所以李白写了一堆“我爱孟夫子”,孟夫子不回赠他半首;

  缓过来,李白成了老大哥,杜甫成了小老弟,杜甫写了《春日忆李白》、《冬日有怀李白》、《天末怀李白》、《梦李白二首》、《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等等15首佳作,李白偶尔思念下杜甫,只写两三首……

  王大叔比岑参大了二十岁,就有点江湖大佬的意思了……

  所以啊,小陈我有自知之明,我就算认识的大佬已经不少了,所以我从来不求你们给我写《春日忆陈十一郎》、《冬日有怀陈十一郎》、《梦陈十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