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二十六章 战争的讯息_郑王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郑忽一行经过十余天的长途跋涉,终于在六月十四赶到了临淄西北的棘邑。

  他和宣姜的婚期定于六月十八,总算没有出现延期的情况。

  为了能够如期赶到齐国,途径朝歌的时候,郑忽甚至拒绝了公子伋的一再挽留,一场宴饮之后便告辞离去。

  ~子伋现在看起来和从前没什么两样,似乎对他父亲的夺婚也并未放在心上,反倒是对郑忽的担忧溢于言表。

  这搞得郑忽当时都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些心黑了。

  后来想想,其实也谈不上,夷姜最终被卫宣公抢夺,充分说明了郑忽没有对不起公子伋。

  反过来安慰公子伋放宽心,郑忽临走的时候又暗暗给面有忧色的左公子泄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保护好公子伋。

  之后,郑忽一路之上也没遇到什么波澜。

  就这样顺顺利利的抵达齐国。

  毕竟带着甲兵三千人,盗寇之流根本不敢挑衅,除非是有人蓄意找郑忽的麻烦。

  不过,找麻烦也不会在他前往迎亲的路途上,而是应该在他迎亲之后的返途。

  棘邑依时水而建,距离临淄极近,从布局上来看,有点类似后世的卫星城。

  郑忽率人赶到棘邑时,在棘邑外等候迎接郑忽的是齐侯的同产弟夷仲年。

  与其他国家国君兄弟之间经常撕逼不同,夷仲年却是深的齐侯倚重。

  当初郑忽与文姜的婚事之所以能成,夷仲年可以说是出力不少。

  郑忽一行的车马在棘邑城下缓缓停稳之后,郑忽便急忙下车,与夷仲年等人见礼,并将赵夙等人引见与夷仲年及其他齐国群臣认识。

  而后,在夷仲年的邀请下,郑忽这才率人进城。

  对于郑忽,齐国群臣抱有好感者不在少数,夷仲年就是其中一位。

  别的不说,就拿在曲阜的事情来讲,郑忽能够在危难之际,毅然挺身而出,这种勇于承担责任的气度就不是那些只知道吃喝玩乐,沉溺于享受的贵族公子所能比拟的。

  更别谈郑忽在曲阜自愿选择出奔不仅是救了郑国,也救了齐国。

  当时,齐国馆舍内虢公看似是前来做客,没有像对待郑国那样,以兵相逼。

  但事实上,若是郑国选择硬刚,虢公、宋公、鲁侯以及蔡侯恐怕不会轻易放任齐国君臣离去。

  这是必然的。

  就这一点来说,说一句郑忽亦有大德于齐,绝不为过。

  夷仲年是曲阜之行的亲历者,对当初发生的事情至今记忆犹新。

  当时看起来是郑国与宋、鲁、蔡以及天子之间的博弈,即使是两方当场闹翻了,齐国也能够安然无恙的退出。

  但是从虢公命人阻碍齐国上下消息的传达中,就已经看出齐国绝无置身事外的可能。

  若不是郑忽挺身而出化解凶险,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

  入城守府,落座。

  夷仲年笑着对郑忽道:“自曲阜一别,世子风采不减,人之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