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六章 教学(六)_远东193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雏鹰三号信号接入,起飞准备完毕。”

  数据在屏幕上一片片地刷过去,包括王惠民在内的八名导航员坐在自己的操作台前,作好了信号接入的准备,李清和玛丽亚都是八人中的一员,分别被分配到了雏鹰一号和二号的导航任务,耳机中传来清晰的倒计时,她的心也跟着紧张起来。

  “别紧张,就按你们平时的操作来执行。”

  年龄最小的王惠民反而成了她们的主心骨,轻声安慰了几句,李清定定神,面前的小屏幕上,一条代表信号接入进度的指示条很快到了尽头,下面的一个小灯亮了起来,她赶紧打开受话器。

  “雏鹰一号,听到请回答,雏鹰一号,听到请回答。”

  过了一会儿,耳机中传来一个男子的声音:“雏鹰一号准备完毕,请求起飞。”

  李清压下心里的紧张,用尽量平静的口吻说道:“请求收到,空域7-23,天气晴好,能见度优,风向偏西南,风速二级,一号跑道已清理,可以起飞,重复,可以起飞。”

  “雏鹰一号收到。”

  与此同时,其余的七位导航员也接上了各自信号流,八架各式飞机依次从几条跑道上升空,在河谷上空集结,形成一个两架SB-2在前,两架DB-3在后,两架I-153和两架I-16分别护卫在旁的菱形队列,以统一的200时速结伴飞行,互相之间只隔了不到十米,算得上空中紧密队形了。

  夜间大机群密集队形转场飞行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以他们的条件,也只能是一步步来,从八架开始,慢慢训练熟练的飞行员,这四种飞机是远东空军中装备数量最大也是最有战斗力的四种战斗机和轰炸机,速度最慢的是I-153双翼战斗机,就慢不就快,机群的速度只能放低到200左右。

  这也是半个月来唐铎第一次单独驾机,做为机群中的长机,他必须要时刻关注所有飞机的飞行状态,像这样的机群一起行动,涉及到的问题远比单机或是双机多,也是他们将来最有可能遇到的,除了争夺制空权,战斗机最大的作用就为轰炸机护航。

  由于速度降低了不少,到达第一个目的地的时间晚了二十多分钟,不过还是平稳地通过了,与来自华夏的他不一样,苏联飞行员一路上都在说着话,频道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对此,控制中心也没有提出什么意见,就只当是练习汉语了。

  飞机一上天,克拉夫琴科就扯开了话头,对象是他的导航员。

  “嘿,姑娘,我该叫你什么?”

  坐在操作台前的玛丽亚淡淡地答道:“你可以叫我鹰巢二号。”

  “那样不礼貌,你可以叫我老克,他们都这么叫,最早还是华夏的战友叫起来的,他们都是棒小伙,不怕牺牲,敢和日本人拼刺刀,你一定去过华夏吧。”

  玛丽亚神色一滞,还是说了一句:“没有。”

  “不可能,你一定去过,而且呆过很长时间。”

  “你怎么知道?”

  “哪个俄国人的华夏话能说得像你这么好?”

  玛丽亚没有滋声,克拉夫琴科继续说道:“我猜对了吧,你一定是来自满洲的华夏姑娘。”

  “你猜错了,我不是。”

  “我不信,除非你告诉我你的名字。”

  “好吧,你可以叫我玛亚。”

  “玛亚,真是个好名字,等会到了基地,我可以请你喝一杯吗?”

  “不可以,我很累,需要休息。”

  “那可太遗憾了,别误会,我只是想和你学习华夏语,你应该知道,有个人一起会学得快一些。”

  没想到玛丽亚接下来的一句话,让他住了嘴:“如果你不怕内务部的人找麻烦,就来找我吧。”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