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学_远东193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一片就是新校区的选址,建成后将会包括一座32层占地20000平的教学大楼、一幢18层的科研综合楼、一幢9层的图书馆和一个封闭式体育馆,还有24幢7层的学生宿舍楼、11幢教职工宿舍楼、5幢教授楼和30幢独立别墅,其中一幢已经预留给了你和你的丈夫,美丽的夫人。”

  为他们做介绍的是远东国立大学副校长、物理与工程技术系主任伊戈尔.瓦西里耶维奇.库尔恰托夫教授,身边的白人女子一直挂着礼貌的微笑。

  “感谢教授的盛情邀请,我想我已经爱上了远东。”

  凯塞琳.哈里森拥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在美国女子群体也属于高学历者,她的新婚丈夫尤利乌斯.罗伯特.奥本海默教授听到妻子的话,皱了皱眉头。

  “想不到在远东,已经拥有了这么完备的教学计划和实验室,你们的理论研究进展令人印象深刻。”

  “奥本海默教授,原子物理学是一个新兴课题,我们相信它必将给世界带来新的变革,如果留下来,你会得到一个自由组建研究团队的机会,一期国家财政拨款不会少于100万美刀。”

  凯塞琳也劝说道:“在这里你可以从事你感兴趣的研究,不必应付那些无聊的政客,亲爱的,瞧瞧这里,如果说与美国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充满了活力,我认为你应该留下来看一看,共产主义究竟给人类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

  奥本海默犹豫了一会儿:“苏联与德国人缔结了秘密条约,谁能确保,这里的研究成果,不会落入纳粹的手里?”

  “我向你保证,无论是日本法西斯还是德国法西斯,都不会成为远东的朋友,我们与莫斯科不一样。”

  刘开放放慢语速,等欧阳金海翻译过去,继续说道:“这里不会有你在美国报纸上看到的那些东西,教授先生,我有个建议,你不妨走一走看一看,自己的眼睛不会欺骗你,这里是自由的世界,不是嘴里标榜,而是实实在在的。”

  “感谢你的建议,刘先生。”

  奥本海默礼貌地冲他微微一点头,这一趟是他们夫妻的新婚旅行,在妻子的执意要求下,坐船横渡太平洋来到了远东,下船后被邀请参观远东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大学,本来以为没什么稀奇的,可当他看到,学校正在规划一个原子核物理学院时,心里已经有了一些好奇,他虽然不是共产主义者,却并不排斥赤色思想,相反还很感兴趣,眼下来到远东这个美国人心目中的淘金圣地,其实也很想亲眼看一看,人们在这种制度下的真实生存状态。

  电子技术也好,原子核物理也好,都更接近理论研究,除了奥本海默,还有许多知名或是不知名的科学家和教授在远东大学的受邀行列中,以大学为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