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七章 谈判(十四)_远东193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问道:“什么?”

  “我说,这个速度太慢,分段生产,集中组装,就是为了加快生产进度,总装都需要10天,月产量能有多少架?”

  托马舍维奇听出了他的不满意:“特别顾问同志,现在的生产标准是美国人制订的,再加上我们的工人还不熟练,时间上可能有点慢,不过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一定会快起来,您的要求是什么?”

  “月产1000架四发重型轰炸机,按照这个指标来吧。”

  刘开放轻松地仿佛赶走一只蚊子,托马舍维奇脸都白了,这可是四发重轰,别说一个月了,就算一年能生产出一千架也是个了不起的成就,要知道,老掉牙的TB-3,苏联从1935年量产到现在,一共只生产了不到700架,现在还能上天的,只有500多架。

  刘开放看出了他的担心,笑着说道:“指标并不是生产任务,再说了,现在也没有那么大的订单量,我要求你们按照这个指标来指导生产,培养熟练工人,一旦有需要,马上就能扩大生产线,明白吗?”

  原来如此,托马舍维奇嘘了一口气:“如您所愿,特别顾问同志。”

  在航空联合体的基地中,重轰项目预计占地是250英亩,可以容纳12条总装线,按每月1000架的产能来计算,一条总装线的月产量是84架,每天的产量就是3架,按一条线12架的生产规模算,平均4天的下线期就能达到,并不是一个很难完成的目标,托马舍维奇甚至有把握在熟练工人达到所需要的数量后,这个标准还有提高的空间。

  要做到这一点,一条总装线需要2000名熟练工人,全部12条一共需要24000名熟练工人,这才是刘开放真正关注的重点。

  未来的两三年,这片河谷至少要拥有100万以上的熟练工人,才能支撑起整个产业的发展,因此他另可向美国进口海量的粮食,也要把人口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在他的计划中,未来滨海区的一千万人口,农业人口只能占到4成左右,也就是400万,军队2成也就是200万左右,工人3成左右也就是300万,熟练的技术工人达到一半以上也就是200万,堪堪可以支撑起战争的消耗。

  熟练工人的培养需要时间,他缺少的恰恰就是时间,所以才会不惜花费大力气从美国引起失业工人,这个数量在1939年9月初达到了顶峰,也就是50万人,如果算上从西海岸预备登船或是漂在海上的,或许还要加上10万,从8月份开始,先期到达滨海区的工人们陆陆续续开始申请国内的家属前来,刘开放同样给予了便利,高层电梯住宅楼就是为了他们准备的,这一批家属以女性和小孩为主,数量预计在30万左右,受过良好教育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