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九十六章 谈判(十三)_远东193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滨海区的可用土地面积实在太少了,除去必不可少的耕地之外,要节省居住用地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集中化,在单位面积内容纳最多的居民,唯有高层楼房,这个年代已经出现了超过100米的摩天大楼,因此在技术上并不存在瓶颈,只要按照施工图纸严把质量关,一支普通的建设队伍也能完成,更何况是专业的工程兵。

  “18层?”

  沈云看了一眼他手中的图纸,吓了一跳。

  “一梯四户,两大两小,大一号的足够一家五口居住,大二号足够一家四口居住,小一号足够三口之家居住,小二号足够两口无孩子的家庭居住,或者是单身公寓,一幢楼三到四个单元,可以容纳216户到288户,不超过一千人。”

  刘开放拿出这样的图纸只是为了练手,18层的电梯公寓在琼州算不得什么,新修的楼层就没有下过20层,普遍都在32层以上,否则市区怎么可能住得下那么多人,既然是做为练手,第一幢样板楼就放到了刀毕河谷的航空产业基地里,为将来到达滨海区的外国专家提供住宅。

  他指着一片刚刚平整出来的土地:“这一片差不多300亩地,按平均的容积率做个规划,建一个住宅小区,大概在260幢楼左右,你看看,前面是刀毕河,后面是山区,风景不错吧,建成后最少也能容纳20万人,应该是不只的,我打算前50幢建18层,接下来的20幢24层、再接下来30层、36层、40层,最终形成的小区由低到高,前低后高,错落有致,你觉得怎么样?”

  “40层?得多高呀。”

  沈云想像不出来,刘开放指着背面的山说道:“层高3米,加上顶层附加建筑,不会超过130米,也就是个小山坡吧。”

  即使一个小山坡,不还是有山那么高,沈云依然想像不出来,住在一百多米高的地方是个什么感觉。

  规划设计图是由琼州建筑设计院的设计师完成的,他只是提供了目标地段的地质结构分析,其他的结构设计都交给了对方,这样的楼层对于设计师来说不过是课堂作业而已,并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

  土方挖掘是整个建筑的第一步,在这片工地进行作业的人数超过了一千,他们身穿日军的旧军服,拿着苏军下发的铁铲、铁锹、竹筐等工具像蚂蚁一样挖掘,虽然效率比不上挖掘机,不过胜在便宜,对此沈云其实是有些担心的。

  “1000战俘,至少要300人看管,每天都要检查工具,防止他们叛乱,工作效率能有多高?”

  “总比没有的强,不用高强度的劳动消耗他们的体力,整天无所事事的人才会时刻想逃跑。”

  刘开放并不在意,就算当真炸了营,在滨海区自己的地盘上,抓捕起来也并不费劲,各地的公社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