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五章 谈判(十二)_远东193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做出自己的贡献,好日子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会平白无故地得到,而是要付出艰辛的劳动,滨海区是劳动者的乐园,将来更应该是劳动者的天堂。”

  沈云记下他说的每一个字,从第一个百姓过关来到滨海州,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就在酝酿当中,最早颁布的《强制义务教育法》已经通过夜校的形式,向每一个定居的百姓宣传,15岁以下的孩子必须进入公立的学堂,按照自身的基础分成各个年级,在最初的阶段,不会完全根据年龄来,因为许多15岁的孩子根本不识字,只能从最基础的识字班开始,与4、5岁的孩子一起上课,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节约教师资源。

  劳动者的天堂,刘开放用短短的6个字就为滨海州未来的发展做出了定位,具体到产业链,将会以航空工业为支柱,向上下游扩展,为此他在做规划的时候,将整个刀毕河谷都划了进去,一是不会占用耕地,二是可以充份利用即将竣工的刀毕河水电站,这个全区最重要的基础工程已经进行了8个月之久,最多再过一、两个月就能完成主体混凝土大坝的截流和蓄水,预计装机总容量一百万千瓦,在全世界都是数得着的,美国39年全国一年的发电总量高达1610亿度,排名第2的德国613.8亿度、排名第3的苏联为432亿度、排名第4的英国为358亿度、排名第5的日本为341亿度,也就是说,美国一国的发电总量差不多等于排名第2到第5的国家总和,即使美国此时还处于大萧条的末期,国内工农业生产潜力没有完全释放出来,可一旦有需要,充足的电力供应将成为发展的促进力,从而在未来的战争中一飞冲天,几乎以一已之力支撑起整个反法西斯阵营,就是这么恐怖!

  滨海地区的基础建设从他来到这里就没有停止过,什么是基础设施?公路、铁路、水利、电力,每一条都是工业发展的基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完成,8月份正是滨海区气温最高的时候,正适合这种建设的展开,哪怕是在战争期间,相应的建设也不曾停止,战争还没有结束,第一批日本战俘就通过边境线来到了滨海区,一共500多人,只有80个军人,其余的都是特务、警察、开拓团、在乡军人,对这些战俘的使用,刘开放早有预案,在内务部队的监督下从事体力劳动,挖地基、建水渠、开山凿石都可以,每天给两顿**面,也就是满洲百姓的主食,基本上是当牲口在使,稍有反抗便是拳脚、枪托,老毛子干这种事轻车熟路,一点不比他们的日本同行要差。

  交给他们刘开放很放心。

  随着战争的进行,战俘的数量越来越大,截止8月底为止,通过各种方式送到滨海区的日本战俘已经超过了10万人,这些人代替了滨海区的原有劳力,可以解放出诸如海军工程兵这类的专业建设队伍,设入到更具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中去,比如说,高层电梯公寓。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