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三十二章_再入仕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另外一个的领导,不管是被领导者的曹阳,还是领导者赵政策,在见面时,都会有一些不自然的感觉。

  可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总有人上人,总有人下人,这是无可避免的!

  曹阳的执行力如同他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南湖省都是超强的,这一点,毋容置疑!

  正因为如此,赵政策其实是非常看重曹阳这个衡北市的市委书记,甚至想把曹阳调到省政府给自己当副手。不过,衡北市现在也非常重要,是赵政策湘三角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因此,赵政策暂时不得不抛弃这个念头。

  曹阳人年轻,勤奋,工作扎实,放眼全国,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衡北市这几年经济的迅速发展,虽然和底子好分不开,可同样不能抹灭曹阳这个市委书记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现在有了蒋老先生的顾问团队,赵政策身边倒也不缺乏谋士了。也正因为如此,赵政策的心情轻松了不少。

  赵政策本人也有很重的念乡情结,毕竟,赵政策是在西衡县石头乡土生土长的,在那里,赵政策有着太多美好的回忆。

  而赵政策的仕途,也是从西衡县开始的。正是从西衡县开始,赵政策开始了仕途的征途,直到今日高居南湖省省长职位。

  而这个时候,钱好像突然多了起来。地方不再向中央伸手,中央却穷得叮当响。中央没有办法,只能直接从银行搬钱。

  这个时候,赵政策也算是逐渐了解到二号首长的难处了。一个铜钱难倒英雄汉,更何况,二号首长要做的大事多着呢。

  不过,对一些新观念的出现,赵政策倒觉得是件好事情。国人已经不再羞羞答答,完全放弃了量入为出的观念。去银行借贷,在国人看来不再是什么难以启齿的事情。

  钱潮涌入了大都市,有些打油诗形容得惟妙惟肖:喝着蓝带,开着现代,搂着下一代。

  而大多数老百姓苦恼的是物价,粮食价格一个春天就上涨了四成,日常消费品也跟着大涨。

  还好,误打误撞,人民币也很快贬值了四分之一,让物价接轨了。而此时,二号首长也果断出手,进行工资改革。干部,教师,国企员工,科研人员等等,每月薪水有的甚至翻了番。

  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工龄工资,基础工资加起来,大多数超过了三位数。不过,干部们还是很清寒,有些家长教训女儿,甚至说:“这么没出息,长大只好嫁个干部!”

  因为印票子太多,人民银行管不住了。二号首长没有办法,只好把行长给免了,自己当行长。二号首长非常勤奋,接连接见地方官员干部,劝说他们减少投资,劝说银行部门减少放贷。

  可是,很多人都把二号首长的话当做耳边风。于是,二号首长没有办法,只好拿出杀威棒,处理了几位行长,算是把“流动性”管住了!

  而在二号首长的大力主持下,中央开始精简机构,国务院直属部门精简了三分之一,人员缩减百分之二十。分流人员有不少人下海,还有的得到了各种各样的机会,官商商官让人无法分辨。国家机关兴办公司,在这一年形成了潮流。就连公检法甚至部队都有三产,“三产”好不好,关系着队伍的稳定。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