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七章西域大定_大秦:醒来竟在始皇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尉王贲、御史大夫尉缭等人商议后,决定在西域设置大秦的常设行政机构——西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事物,保护往来的商旅。使西域正式归于大秦的统治下,成为大秦的一个管辖区域。

  西域都护府设在轮台国的乌垒城,作为大秦管理西域三十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

  轮台国是个城郭之国,设置都护府后,由都护府直辖。

  都护府下设置戍已校尉、戍部候等行政、军事、机构,又对当地各国的上层人物,封以王、侯、将、相、大夫、都尉等官职,令这些人均受西域都护府的管辖。

  为了加强大秦对西域的控制,秦王嬴高任命王离以北部战区元帅身份,同时领西域都护府的首任长官,秩二千石。

  王威因征服西域各国有功,加封为勇武侯,授伊犁将军之职。

  秦王命北部战区所属部队,就地驻守。在天山南北的莎车、车师和焉耆等地实行屯田,以减轻当地诸国的经济负担。

  为了管理好屯田之事,特别在都护府长官之下,设置使者校尉,领护屯田之事,解决驻军和来往使者商旅的食宿问题。

  又令都护府在驻军各地修筑城堡,建立烽燧,加强对西域的控制。

  秦王命丞相府增设一长史,专门负责对西域都护、以及专理西域屯田事务的戊己校尉等高级官员的任命和管理,册封当地首领,颁发印绶,管理地方日常事务。

  自此,大秦政府对西域的治理,从上到下,完全建立起一套严密的组织体系,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上,都与内地的郡县无异。天山南北各地,正式进入到大秦王朝有序的管理之下。

  随着康居、大月氏、安息、大夏、乌孙等国,陆续派出使者入咸阳称贺,并奉上贡品,西域之外的番国也与大秦开始友好交往。

  一时间,大秦同西域的交通频繁起来。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来往的使臣,多则十几批,少则五、六批,每批数百人到百余人不等。

  这些使臣既担负着政治使命,同时也携带着许多当地的物产,与大秦进行经济交流。

  西域的天马、汗血马等良种马,开始陆续补充大秦军队,葡萄、核桃、苜蓿、石榴、胡萝卜和地毯等物产也传入大秦,大秦的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丝织品、金属工具等传到了西域。

  大秦长久以来西北边防的隐患逐渐消弭。

  西域的安定,使秦王心下大慰。

  西北战区的战事,出人意料地顺利,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就解决了西域问题,大大超过了秦王嬴高的预期。

  丞相子婴携百官上表祝贺。

  面对着群臣的祝贺,秦王一一嘉慰。

  待群臣恭贺完毕,丞相子婴奏道:

  “启奏大王,北方匈奴臣服未及半年,西域三十六国又相继归于大秦版图,甚至葱岭以西的大宛诸国,也纷纷臣服,自此,大秦西方有了更广阔的疆土,通往西方的路自此彻底打开。”

  “这些成就的取得,都是大王励精图治,砥砺前行的结果,功绩超越历代秦王,堪称旷世奇功。”

  秦王嬴高微笑着颔首,耐心等待丞相子婴的话转入正题。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