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章 第52章桂榜_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失你往日的水准,甚至稍高出了一筹,以我之见,可以列为佳作。不过乡试批改卷子讲究几分缘分运,你且放平心态,安心等桂榜罢。”

  “生明白。”

  ……

  ……

  贡院正南有独立院,墙高十余尺无窗孔,密不透风,唯留一扇院门,有武官带人层层把守。

  院门有楹联,:“号列东西,两文光齐『射』斗;帘分内外,一毫关节不通风。[1]”

  联乃是夸赞考生们文采熠熠,宛若光辉照亮贡院。下联则帘外官帘内官需有边界,不得沟通,批改卷子时保证公平公允。

  负责批改卷子的便属帘内官。

  批改卷子已过数日,每个房间中,被罢黜的卷子堆积山,卷首写有落卷的原由,譬“破题有偏”“平仄有误,通读不顺畅”“立意太浅”等等,有些写得尚可的,同考官、大总裁则可能多添几句建议,譬“下回不可『乱』用典故”“起股尚可,束股走低”等等。

  而被举荐去的,每房不过二三十卷而已。

  所有举卷汇总,三四百卷中再择选优者,才是最后的中举的。

  今日,同属批改春秋卷的两位同考官——于考官方考官,拿出自己房里最优的一份卷子,一起研讨文章的高低。

  于考官拿出来的,正是那份让他眼前一亮的“春秋第一十九号卷”。

  两人换读。

  才不过半刻钟,略读了一遍,方考官便直言:“于兄,无需探讨了,你房中的十九号卷显然更胜一筹,立意高远,笔法精巧,理应举为《春秋》的经魁,与其他的四经魁争一争今年的解元。”

  “所见略同。”于考官,“明日张侍郎推举经魁,还望方兄也替我声张几句。”

  “是自然,同是春秋经房,一荣俱荣。”方考官笑,“选《春秋》为本经的考生愈来愈少,每每总排在五经魁之末,今年也该轮到我们冒冒尖了。”

  两位同考官皆是举人出身,沉浸多年问,品鉴文章还是相当有眼力的。

  ……

  翌日,正堂之内,考官张侍郎坐在中间,本经不同的五份卷子摆在案,初步退出解元之选的十三份卷子摆在其后,总共十八份,每房推荐了一份。

  《诗经》《礼记》《尚书》三经的考生最多,解元多从三经出,负责批改三经的同考官各抒己见,滔滔不绝,讨得正凶。

  《周易》的三位同考官自知夺得解元无望,安静坐在一旁等张侍郎发话。

  于考官、方考官也加入了“战斗”。

  好一会,张侍郎终于发话了,说:“几份卷子我看了,都很不错,不过……”

  诸位同考官神一凛,认真听讲。

  “乡试会试中,考官们只看重首场卷子样的陋习由来已久,以致子们亦只看重首场的八股文章,在二、三场中,不少人试图剽猎套语以蒙混过关,许多必读的史书贤书都未曾读过,策问时事更是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