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四七零章 半导体工业的曙光:上(三更,一更到)_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统方面对芯片的年需求量就有数百万枚。”

  其实林鸿飞还是少说了,他怕吓到了吴文清和方新竹:需要用到芯片的可绝不只是以轿车为代表的乘用车,卡车、工程车辆也是芯片的消费大户,尤其是工程车辆。由于其起需要做的动作复杂,甚至需要多枚芯片来配合,只要芯片的质量没有问题,单单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以及附属关联企业一年能够消化的芯片就能多达上千万枚。

  单单是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一家就能够消化数百万枚芯片?刚刚还对林鸿飞这个异想天开的想法感到好笑的吴文清和方新竹。眼睛顿时一亮:工控芯片和汽车ECU芯片不同于普通民用级电脑芯片,处理速度不可同日而语,更新换代的速度很慢,若是电脑和服务器上用的这种芯片,以共和国的实力来说却是有些为难了,但若是这一类的芯片……

  两人对视了一眼,犹豫了良久,才道,“若是能够得到国家的支持,或许能有些希望,但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我觉得最少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够真正实现商业化,主要是在半导体技龗术和设备方面欧美国家对咱们封锁的很厉害,连台稍微好点的光刻机咱们都买不到……”

  两人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但林鸿飞却是笑了,“两位的担心自然是有道理,但设备方面的问题,我们其实还有其他的渠道来解决。”

  “嗯?”听林鸿飞这番信心满满的话,吴文清和方新竹俱皆是一愣,随即便是满脸的不肯相信:设备好引进?不说最好龗的极紫外(EUV)光刻机,就连深紫外(DUV)光刻机咱们都是拿着钱也买不到,只能买最落后、技龗术含量最低的紫外(UV)光刻机,你说这东西还搞?那你先给咱们搞两台深紫外光刻机试试。

  吴文清和方新竹眼神中的含义当然没有瞒过林鸿飞,林鸿飞也不以为意,实在是这个时代的人,因为信息的局限性,如果不是刻意的去收集,很多东西他们根本就不知龗道,道,“其实我们可以从前苏联的各个加盟共和国想想办法的。”

  “你是说去前苏联的各个加盟共和国挖人?”吴文清作为国内计算机领域的大拿,对于前苏联以及现在的俄罗斯的情况还是很清楚的,立刻就摇头道,“不行的,当年苏联解体后,苏联半导体元件部门Erbrus的Pentroski去美国的时候,带走了300余人,几乎把整个苏联该研究方向的精华全都带去美国了,咱们就算去俄罗斯淘弄,也淘弄不到多少有真本事的人。”

  “我没说人呐,我说的是80年代苏联从西方弄到的那些设备,”林鸿飞道,“现在国内有种说法,说苏联的解体是因为在半导体技龗术革命的时候没有跟上,走了岔路,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