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四零三章 眼药(二更到)_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这就是你们研制的TU—154M2?”图波列夫设计局的三号研究院里,林鸿飞望着眼前的这架飞机的全尺寸模型,惊讶无比。

  眼前的这架TU—154M2有些颠覆了林鸿飞的认知,这架飞机,哦,不,应该说是这个全尺寸模型已经基本上没有了TU—154系列飞机的样子,TU—154系列飞机标志性的高平尾也不见了,采用了和空客A320和波音737系列飞机一样的常规低平尾;连标志性的尾部三台发动机的布局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两台符合当今国际主流的、下挂在机翼下面的大涵道比发动机……俄罗斯人竟然也搞出了大推力的大涵道比发动机?林鸿飞有些惊讶。

  根据发动机的体积大小来看,这发动机不是D—18T,D—18T还要大一些;同样也不是D—36,D—36的体积没有这么大,这是?

  “这是我们索洛维耶夫设计局最新的发动机D—90A,”借着这个机会,跟着一起来的索洛维耶夫设计局的总设计师皮尔姆上前来给林鸿飞做着介绍,“D—90A发动机的风扇直径是米,涵道比是,最大推力可以达到171KN,两台D—90A发动机就可以达到三台D—30KU发动机才有的推力,是我们索洛维耶夫设计局下一代的主力发动机。”

  看来似乎索洛维耶夫设计局也是极力想要向林鸿飞推销D—90A发动机的,此刻介绍起来真是不遗余力,“同D—30KU发动机相比,D—90A发动机的重量只增加了不到500公斤,最大推力却增加了70%,通过对机翼结构进行增强之后,完全可以做到下挂在机翼下面,就像是空客A320和波音737那样。”

  果然,听皮尔姆这么一说,林鸿飞顿时来了兴致:D—90A?如果自己没有记错的话,应该就是后来的PS—90A吧?林大老板当即兴致勃勃的向皮尔姆问道,“皮尔姆先生,您能详细向我介绍一下这个D—90A发动机吗?嗯,尤其是研发的过程。”

  “当然,当然,”林鸿飞对D—90A感兴趣,皮尔姆自然求之不得,虽然技龗术转让的问题不考虑,但出售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D—90A最早于1979年开始研制,在1984年开始地面试车,1987年进行飞行试龗验,1991年通过国家试车,在1992年3月获适航证。截至到93年年初,已积累运转20000个小时以上,没有出过大的故障,证明这是一款十分可靠的发动机,并且在去年上半年的时候作过一次较大的修改。”

  “修改?”林鸿飞眉头明显的一皱,似乎是对这个修改很是疑惑。

  看到林鸿飞的这个表情,皮尔姆的心里顿时就是一抖!没办法,现在的俄罗斯军事航空工业还好,民用航空工业的日子过得实在是太苦逼了,忙解释道,“主要是对发动机的福建和管路进行了调整,原来的发动机附件及管路的安排有些无序,不利于维修,更改目的是改善可靠性和维修性。”(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