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8章 我期待着那一刻的到来!_重生四合院,开局是八十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这样一来,他清空随身空间库存的行为,就成了一种双方默许的交易,而曹志强依旧只是一个双方之间的接头人。

  跟清空库存的事情相比,红光厂的案子,那只是个小问题。

  曹志强相信,如果这一次秘密交易再次成功,那他曹志强的重要性会再次提高一个数量级。

  毕竟这一次“迷雾”提供的技术跟物资,对国家来说更加有用,这比一批图160轰炸机可强多了。

  要知道,像图160轰炸机这种大杀器,厉害是厉害,可如果不打仗的话,那就是个摆设,对增加整体国力来讲,作用并不大。

  而像这次提供的技术跟设备,尤其是“民用工程技术小礼包”里的技术资料,都是国内急需的,且能迅速增强国力的好东西。

  当然了,坦白的说,曹志强提供的清单中,技术也好设备也罢,好是好,但其实都属于应用科技的领域,也就是拿来就能用的技术,并不涉及基础科学领域。

  可实际上,应用科技虽然对提升国力方面更快更明显,但这只是暂时的。

  从根本上讲,一个国家要想稳妥的长期发展,一定要注重基础科学的研究才行。

  缺少了基础科学的研究,就算获得再多高级的应用科技,也只能赶超一时,时间一长就会后劲不足。

  比如韩国就是典型。

  如果看一看韩国的崛起之路,会发现韩国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韩国的技术虽然发展迅猛,但都是应用科技,很少涉及到基础科学。

  这一点,看看彼此有多少科学方面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就行了。

  在亚洲来讲,不管是日本也好中国也罢,其实在科学领域里,都有过获得诺贝尔奖的的科学家,但偏偏就是自诩技术强国的韩国没有。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韩国急功近利,选择了以应用科技为主的道路,忽略了基础科技的研发。

  这就导致韩国的应用技术方面发展很快,比如在汽车造船手机以及电视面板等方面的产业很不错,可实际上却是急功近利,后劲儿不足,很快就被底蕴更强的中国返超,甚至跟日本比也完全不够看。

  曹志强打造的“迷雾”,至少目前看来,给出的技术资料跟设备,都是跟应用技术有关的科技。

  就是说,曹志强给出的那些东西,能迅速见效,迅速提升相关领域的技术水平,并迅速提高国力,但也就仅此而已。

  如果国内不重视基础研究,不在相关领域继续勤奋补课,时间一长,缺少进一步的高技术引进的话,就会陷入青黄不接的情况。

  好在中国不是韩国,一直都是人才济济,且基础科研水平一直都不错,所以这些问题应该不是问题。

  相反,中国其实现在最缺的就是能快速提升国力跟产业技术水平的应用科技。

  只有得到大量的应用科技,才能尽早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