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一节西南建设 仙人洞中聊物价_贾琏在红楼的奋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贾琏与胡道长商谈者水泥厂建设进度,谈完后贾琏提起制作火药。火药需要硫磺,这个在贵阳就可以找到,很方便,木炭也很方便,周围山区有大量杉木,是烧制木炭的上佳原料,关键是硝石。这个需要找人去探访。

  胡道长:“这个好办,这贵阳东山有一处道观,名仙人洞,观内住着老道与贫道认识。观内有丹鼎,料想炼丹一定要用到硝石,求他想办法必定能行。”

  贾琏:“如此请道长陪我走一遭,谈妥此事。”

  胡道长:“现在就去仙人洞张道长约我去商谈建道观的事。”

  贾琏与胡道长,贾蓉骑马前往仙人洞。张道长接待了贾家三人。

  胡道长:“张道长,介绍一下,这是贵州都司贾琏,贾都知挥使。”

  贾琏:“见过,张道长。今日冒昧打扰了。”

  张道长:“哪里,哪里,贾大人光临鄙观,真是蓬荜生辉。里面请。”

  小道童上上茶,退了出去。

  贾琏:“道长,鄙人初入贵宝地,不知深浅,随胡道长来这儿,却是来了解一些情况。”

  张道长:“不知贾大人要了解什么情况。”

  贾琏:“请道长介绍一下这贵州物价几何。人力贵贱,土地价格,风土人情。”

  张道长:“贾大人问起这贵州物价,就是一个字,贵。”

  贾琏:“道长,此话怎解?”

  张道长:“贵州山路,崎岖不平,搬运费工费力,可不就是一个贵字吗!”

  贾琏:“比如说米价?”

  张道长:“一般大米,一两半一石。”

  贾琏:“差不多比京中价格多一倍。”

  张道长:“贵阳山多地少,粮食不够吃,多靠四川,湖南远路运来,自是高昂不下。”

  贾琏:“这贵阳的地呢?”

  张道长:“现在若是平坦处良田,当在五十两以上一亩。坡田也得半数,二十五两。百姓缺粮,地价就奇高,产粮还不如那沿海之滨,平旷地带。贵州百姓过得很是困苦。汉民还好,有先进农具。苗民,布依族,侗族,彝族族民生产工具简单,有地方还用木制农具,产粮及其有限。”

  贾琏:“那是啊,粮价如此之高,粮田值钱也是应当的。那山地呢?”

  张道长:“山地是便宜的多,越是偏远之地,崎岖不平之地,越是便宜,贵州就不缺山。”

  贾琏:“我就说这城外的山。”

  张道长:“这城外山上,长着树木,生长者菌子,怎么也会有些产出,离城这样近,物产易于变现。一亩五两左右。”

  贾琏:“这山地都及得上别处良田贵了。”

  张道长:“仗不是这样算的。不说山中特产产出,就是砍柴卖柴火,几年也收回来了。”

  贾琏:“这倒也是。到了哪里都有经济文章。那人工呢?”

  张道长:“人工要八十文每天。吃喝去五十文到六十文不等。一日剩个二三十文。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