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二十八节 粮行买卖裕丰来了_贾琏在红楼的奋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周天朝,初秋七月,新粮上市了。

  此时大周地狭人稠,虽然占城稻产量高,但因为其口感不佳,卖不上价钱。在土地肥沃的两浙路推广不开。倒是在江南西、福建路等多山之地盛行。总体粮食还是挺匮乏,北方喜食面食,故此面粉的需求极盛。在河南这一片地方面粉需求是很多的。米也是吃一些的,富裕人家还是吃面食为主。

  此时河南各个府城,县城里面都多了一家几家粮店。大城内有口二十万,洛阳城外还住着四十余万人,仅每日要消耗的粮食就是一个不小数字。其中主要是面粉,也有部分是米,还有大量蔬菜。小麦的来源倒还算充足。

  河南有大大小小数百家粮店,因此,新开张的“裕丰”并不引人注意。开业时虽然也曾大张旗鼓地热闹了一番,但很快就平静下来。主要是粮店经营以大米为主,面粉并不占优势,也就不吸引人。同行的嫉妒就少了许多。各地掌柜年纪虽轻,都还不到三十,却把上上下下都打点得通透,故此同行们倒没有猜忌这家新店。各地官老爷也不敢把手伸的太长,毕竟上面有两尊国公府在那里。不少人开始讥笑牛家和贾家不会做生意。但过得数日,其余粮店的掌柜就感觉到压力了,一些零散客人,转到了裕丰粮店,好在裕丰销售稻米为主,给同行们留下了一条生路,否则免不了被同行们合伙打压。

  裕丰粮行还收购一些红薯干等粗粮。不少地主还说‘如此粗粒的东西,手来喂猪。’各地掌柜也不去争辩,只是忠诚执行上面的命令。但是接下来的发展,使得粮食价格悄悄走高。

  洛阳一家粮店的东家朱宝和卖了一辈子的稻米面粉,在他的执掌下,粮店日益扩大,分店开到了下面县城。因此,当他得知“裕丰”的崛起之后,怀着一腔疑问,亲自前往“裕丰”打探看虚实。

  到了“裕丰”门前,他便吃了一惊,人倒不是太多,只是粮食不断运进来。“裕丰”的门口,两个小厮在门前照应着,“欢迎光临”,“多谢惠顾”。

  朱保和凭借经营多年经验,认定不会如此简单。而是径直进了里面。

  店里也有一个伙计殷切地招呼,直接将他引到柜台处,里面的掌柜的一见他便放下手中的活计,上前做揖道:“唉呀,这不是的朱老东家么?”

  朱保和心中一怔,没料到对方竟然认出了自己。便也拱了拱手:“老朽眼拙,你是……”

  “晚辈自姑苏林府来,曾追随林如海林老爷,朱老东家去过林府。那时晚辈还只是林府的一个小厮。”接着介绍道:“晚辈姓林,小字福,现今窃居这裕丰的大掌柜。”

  就象这个年轻的掌柜所说,他原本是林府小厮,不过为人聪明伶俐,善于交际,又颇有野心。因为是林黛玉府里旧人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