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四章 庆功_大唐坑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知道武则天的脾气,见武则天没有表态,她猜出了其中的原因,赶紧拿起下一首作品。

  这首诗是太平公主写的。

  唐朝虽然出了不少才女,譬如上官婉儿就是个例子,让很多男人都自叹不如。可是,总体来说,读书人还是男人多一些。

  太平公主一介女流,金枝玉叶之身从小就受宠爱,哪会静下心来好好读书。谁都知道她不是写诗的材料,呈上的诗肯定也是让人代作的。

  虽然心知肚明,可还没人傻到当场揭穿此事的地步。

  上官婉儿大声读道:“南山奕奕通丹禁,北阙峨峨连翠云。岭上楼台千地起,城中钟鼓四天闻。旃檀晓阁金舆度,鹦鹉晴林采眊分。愿以醍醐参圣酒,还将祇苑当秋汾。”

  大臣当中不乏懂诗之人,且不说这首《从幸香山寺应制》是何人代笔,单是诗中引用的典故,就让人觉得眼前一亮。诗中用当年汉武帝到汾河游玩的故事来说事儿,把武则天比作一代帝王汉武帝,说得头头是道。

  卢小闲再次把目光投向太平公主身后的青衣男子,与谢云轩不同,青衣男子很内敛,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卢小闲猜测,这首诗应该是青衣男子所做,比起谢云轩的那首,又高出一筹。

  只可惜,诗中虽然歌颂了武则天,但还是把对佛祖的敬仰之情放在了第一位。

  武则天盃可否,依然没有说话。

  上官婉儿知道,陛下不大满意。于是,她又高声朗读起下一首诗:“宿雨霁氛埃,流云度城阙。河堤柳新翠,苑树花初发。洛阳花柳此时浓,山水楼台映几重。群公拂雾朝翔凤,天子乘春幸凿龙。凿龙近出王城外,羽从淋漓拥轩盖。……”

  相比武三思和太平公主那两首,这首就高明得多了。

  武三思专门歌颂武则天,写得太肤浅;太平公主既对武则天歌功颂德,又崇拜佛祖慈悲,未免让人产生疑问,是武则天厉害还是佛祖厉害?

  而这一首诗不仅对“天子”歌功颂德,还把武则天比成佛,比成瑶池王母,说她像佛一样“万年”,万寿无疆,这刚好搔到武则天的痒处了,马屁拍得刚刚好。

  众人把齐齐看向张易之,目光中很是费解。张易之虽然也是读书人出身,可他只是陛下的宠臣,谁也想不到他所做的诗会有如此高的水准。

  张易之当然不会有这么高的水准,这首诗是卢小闲的杰作,薛怀义从后世带来的图书馆优势显现无遗。

  虽然大多数人不知道真相,但也不是全部都不知道。

  上官婉儿知道,卢小闲的诗才她是领教过的。

  狄仁杰知道,这种信手拈来,对卢小闲来说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谢云轩知道,他脸上虽然还挂着微笑,但已经没有云淡风轻的味道,似乎被笼上了一层薄雾。

  青衣男子虽然没和卢小闲打过交道,但也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