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六章 一个教练的回忆_乒乓生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象中的富丽堂皇完全不同,事实上,眼前传说中的越乒球馆总校除了面积比较大之外,只不过是一个很小的小体校而已,它又很小的食堂,很小的操场,很小的学员宿舍和一个不算大的球馆。也是从那时,他才明白了主办人李越龙为什么不把越乒球馆的“球馆”改成“体校”,尽管已经成为了一个正式的,且在全省都有分校的体校,但规模都很小,而且貌似并不像是不能做大,而是故意不做,据李越龙本人说,他要的都是精英,能吃苦的精英,如果条件太好了,那岂不是把孩子惯坏了?所以,越乒球馆还是越乒球馆,尽管在人们的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但级别并没变。

  本来觉得看到这样破旧的校区已经非常乏味了,但当高文峰在几位教练的陪同下走进球馆时,他却惊呆了。他没有想到,越乒球馆的孩子们,一个个竟然都是那么的有活力,那么有动力,那么激情四射,他们每个人在练球的时候都认真无比,当时正值陕西的冬天,天气寒冷,气温已经到了零度以下,高文峰的身上还穿着大棉袄。而他们却一个个穿着火红艳丽的运动短袖和宽大的运动短裤,每张球台旁都有人在,没一个空下的位置,他们来来往往,打得热闹非凡,让整个球馆都回荡在躁人的“乒乒乓乓”声中。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他们每个人的脸颊,都淌着汗水,在寒冷的冬日显得格外异常。

  高文峰扫过每一个球台,看遍所有孩子,他发现,这其中,无论大小,孩子们的实力都远远高于自己的学生,这让他觉得灰心不已。

  这之后,他还陆陆续续去过几所越乒球馆的分校,这些分校中有一些并不是体校,而是普通球馆,对民众开放,没有入校要求,所以实力比总校差得远,但仍然强于自己的球馆,不论从孩子的水平亦或是练球态度来看,都是如此。

  这几次的经历让高文峰对越乒球馆产生了一种深深的畏惧,让他觉得这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度,难以逾越。

  然而,在八年前的一段时间里,越乒球馆开始逐渐关闭,人员开始不断流失,直到最后几乎全部消失不见了。

  高文峰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但他却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一直压制着A市其他所有乒乓球馆的越乒球馆如今消失不见,那么A市的乒乓球业必然会出现一个巨大的漏洞,如果在这个时候他利用他的经验,自己到A市开一家球馆,就有可能独霸A市的乒乓球教育市场,然后发一笔不小的财。

  这样想着,他就做了。他辞去教练的职务,来到A市,花了不少时间和金钱开办了一家“新时代球馆”。

  球馆成立,他理所应当地认为,数以百计的学生会过来学球,他的生意理所应当的会越来越大,最后发展得就像越乒球馆一样好,他高文峰就将成为第二个李越龙。

  然而,情况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乐观,脑海中的热闹报名场面并没有出现,就仿佛因为越乒球馆的关闭,整个A市都队乒乓球失去了兴趣一般,很长一段时间竟然都没有一个人过来问津他的球馆。

  球馆就这样开了一年,才只招收了不到六十个学员。本来有些失望的他绝对不会想到,自己的这个只有六十个不定期上课球员的球馆,竟然会成为A市长久以来规模最大,学员最多的球馆。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