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289章 “高祖武皇帝与他的七位夫人们”(_成为反派世子之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也皆是一代名将。

  对于边境附属之国的异族问题上,

  摄政王将汉族与胡族一视同仁。

  尊重边族风俗的同时,又加强王朝中央对附属国的控制与驻军,稳固边境,开放互市,甚至允许胡人入大乾为官。

  附属国西金之王,更是奉大乾摄政王为“万王之王”。

  史书记载——

  昭武年间。

  摄政王统摄朝政,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四边安定的治世局面,史称为“昭武之治”。

  ……

  昭武中期。

  大乾国力强盛。

  “丝绸之路”已然满足不了愈发繁荣的商队贸易。

  在摄政王的允许与支持下,无数大乾王朝支持的商队,开始把目光望向更南方、以及更东方。

  他们决定开辟南洋、东海。

  陆路商队从百越、云贵之地而南下。

  航海家们又从东海蓬莱乘坐海船远航。

  无数大乾王朝控制的陆路商队与南洋半岛上的国家建立了联系,航海家们发现了南洋、东海之上的诸多岛屿小型王国。

  他们一边贸易的同时,一边宣扬大乾之国威、摄政王之威名。

  无数南洋国家对大乾王朝、以及那位站于权力顶峰的年轻摄政王感到好奇与崇拜,纷纷前来朝拜。

  极西之地的国家也有大量官方使团穿过“丝绸之路”,来到大乾国都燕北朝拜。

  一时间,万国来朝。

  “昭武之治”达到了鼎盛时期。

  摄政王更是在前来朝拜的诸国国王面前,亲自设置“不征之国”,以示友好。

  (穷乡僻壤的打个球?摄政王内心小人摊手。)

  ……

  天下大定数年以后。

  万民只知有摄政王,而不知有皇帝。

  无数追随于摄政王的群臣,一方面出于为摄政王着想,一方面出于为自身前途着想,开始劝谏摄政王登基称帝。

  而摄政王则是一直明确拒绝了臣子的这类建议。

  后世史官们,多认为是因为摄政王世食大乾俸禄,不愿僭越称帝。

  而只有摄政王的心腹、礼部尚书陈丹阳,在一次询问中才得知真正缘由。

  当时,

  摄政王否决了陈丹阳的一封言辞华丽至极的劝进文书,直言道——

  “称帝一事,今后就不必再提了。”

  陈丹阳不解至极,“王上,臣想知道,王上为何如此抗拒称帝。”

  摄政王闻言,放下了手中的批阅奏疏,抬眼看了看陈丹阳。

  摄政王的眼底常有阴霾,喜怒不形于色,且不怒而自威。

  陈丹阳登时便只觉得自己后背的衣襟都湿了。

  他都不知道自己刚刚哪里来的胆子竟然敢追问摄政王的决策。

  而摄政王,倒并没有生气。

  他竟然还捏了捏自己的下巴,然后回道——

  “并非抗拒,只是……本王答应过灵蕊,永不夺赵氏皇位。”

  “大乾皇室覆没殆尽,灵蕊本就已经很痛苦了,就不必再让她更为难了。”

  摄政王说着,神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