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7章 诺奖风波_穿梭奇幻的科技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8章诺奖风波

  这则报道在国外并没有掀起什么浪花,众所周知,每年有提名诺贝尔奖资格的提名人,足有一两千人,所以被提名人选也是五花八门。

  然而David·Wineland身份却不同,他可是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消息传回国内之后,举国哗然。

  各大自媒体都在讨论,杜恪到底可不可以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一些追求吸睛的自媒体,更是信誓旦旦表示,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非杜恪莫属,届时杜恪将是最年轻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不是诺奖最年轻得主,因为巴铁有个叫马拉拉·优素福·扎伊的小女孩,14岁就拿到和平奖。

  但诺贝尔物理学奖最年轻得主可以争取,因为此前最年轻得主,是Lawrence·Bragg,1915年他25岁时获奖。

  诺奖评选流程,每年9月到次年2月前,接受提名人推荐候选人。

  2月至10月前,筛选、评定候选人。

  10月中旬公布获奖者名单。

  12月10日开始举行颁奖典礼。

  所以杜恪即便今年就被提名,也要等到明年才能获奖。

  “Lawrence·Bragg生日是3月31日,杜恪生日是4月21日,所以杜恪拿到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同样是25岁,但他的25岁比对方的25岁要小二十天!”

  “他将独享最年轻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头衔!”

  虽然诺贝尔奖已经不新鲜,远的杨振宁不说,近的有莫言和屠呦呦,然而作为科学界公认的最高奖项,依然非常吸引大众注意力。David·Wineland的一番提名之说,直接引动自媒体盛宴,不过在官方层面上,却始终对此保持缄默,既没有压制也没有跟进。

  “小杜,你不要受到现在的新闻影响,诺奖虽好,我们也坚信你会拿到诺奖,但诺奖的纷争可不简单。名义上说挪、瑞政府不干涉诺贝尔奖评选,但事实怎么会这么简单,我国与两国关系持续恶化……总之你要保持平常心。”

  包校长第一时间找上杜恪,与他语重心长的谈了一次心。

  事实上他多虑了。

  杜恪压根没这么在意,的确,他的人生一大目标就是拿到诺贝尔奖。但这不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么,明年不给,后年不给,难道大后年还不给吗?电子流理论不给,电子流电池不给,难道背靠奇幻世界做背景,他就不能带来更黑的科技,再来一次科技变革吗?

  到时候诺贝尔委员会不嫌丢脸,可以一直不给。

  况且,人家14岁小女孩都拿过诺奖了,他也不好意思冲击什么最年轻诺奖得主,迟一年早一年都无所谓。

  还是让人家11岁就研究癌症的神童去竞争吧。

  “我不急,校长。”

  “不急就好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