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十九章_穿越之填房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传家的手艺,那这如何分就得先说道说道了。”

  “老二去得早,二房就二娃子一根独苗,再加上大娃和三娃,如今家里是有三个孙子。可二娃要去镇上的书塾读书,帮不了家里,三娃要进京赶考,那就更帮不了了。”

  “这几年田里的稻谷和鱼都是老大你和大娃看顾的,如今大娃养鱼的手艺在这附近的几个村子也是数一数二的了。”

  老太爷又喝了口茶,继续说:“前些年家里为了供二娃和三娃读书,精穷,后来养了鱼但也要预备着三娃科举,买地、建房,最近几年一直没攒下银子。”

  “如今祖宗保佑三娃子可算是考上了,但往后用银子的地方也多。”

  听到这里,陈世文开口道:“祖父您别担心,此番上京的银钱我已备齐了,若是此科未中我便找个地方坐馆,这活清闲不累人,也能温书,三年下来也就攒够再次上京的银钱了。”

  “好好好,这才是我的好孙儿!”老太爷赞道。

  “爹,”陈礼忠急了,“这可怎么行?老三正是需要家里支持的要紧时候,您这是要分家?这可不行啊爹……”

  “不分不分,”老太爷今天高兴,听到分家这种话也不生气,笑道:“二房孤儿寡母的哪能分出去呢,咱们家里几辈子没分过家了。我的意思啊,是说这家里田地和养猪的进项往后便都分开,七成留在公中,供日常嚼用、子孙嫁娶还有科举。”

  “虽然二娃子现在还是白身,但他将来若是考上了,和三娃子也是一样的。”老太爷郑重地强调。

  “这是自然。”陈礼忠和陈世文都点头。

  “剩余的三成,二成给你们大房,因为这田地你们出的力多,一成给二房。”老太爷又说,“如此啊,你们手里头就有些活钱,至于各房织的布还是像往常一样各房收着。”

  “树大分岔,儿大分家,咱们家虽然不分家,但把进项略分一分,如此才能安稳啊。”

  陈礼忠这才明白了,他道:“那既然老三读书的钱从公中出,那也不用分大房二成,一房一成也就够了。”

  陈老太爷呵呵笑着,却是没应。

  ******

  侍候着祖父睡下,又看着父亲回房熄了灯,陈世文脚步略有些沉重地走回了西厢房。

  这座宅子不大,是他考中秀才后新建的,此前他们一大家子都住在老宅,那是和村子里其他人家一样的屋子,底下是石头,上方是泥砖砌成的墙。

  墙顶上架着粗大的滚圆木头作为房梁,房梁上头鱼鳞般铺设着一块块瓦,那些瓦不知多少年头了,每年春天都要架着梯子上去翻一翻,不然春雨时节便会漏。

  那时候的他,每天背着背篓去打猪草,真是想不到会有今天这样的日子。

  “姑爷您回来了。”

  正出神间,一个丫鬟提着灯笼走上前来,小声说道:“姑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