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5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_我有虫洞去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汪鹏让大家坐到座位等待一会儿。他去自己的屋里把上次就准备好的一大包笔墨纸砚和一堆课本都拎了过来。让三个队长帮自己分发下去。即有传统的笔墨纸砚,也有现代的铅笔和钢笔,墨水都是黑色的。书包是老式的绿军包,不是想省钱,是好卷起来方便携带。教材也是人手一套,这是汪鹏下载好以后,在网上找的打印店打印的,不然他自己实在忙不过来。

  语文有传统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唐诗宋词和明末之前的经典文章,如出师表、陋室铭之类。数学的有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珠算基础,角度图形之类的小学知识等,都是选的湾湾版繁体字版本。

  汪鹏没打算自己一个人教,他早就计划好了,山寨学问最高的老郎中汪静汪士安擅长珠算的孙二叔都跑不掉,小二海也是个教识字的小老师。徒弟们反正已经习惯于师傅神奇的手段,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整一个惊喜给大家。汪鹏拿着坐在前排的小花桌上的物品,一样一样的给大家介绍用途。以及下一步给大家的教学安排。让大家自己先整理一下课桌,将物品分门别类的收拾好,让孙二海教大家怎么做。

  院子里也建了两间茅房,一大一小,男生用大女生用小,远远的分开。因为没有自来水,还是用的人工冲洗旱厕。门口各备了个水缸,用完自己用小桶提水冲。埋在地下加了盖子当做粪坑的大缸,由负责农业的赵大叔定期来清理。

  院子里还有汪鹏要求的双杠单杠,都是木头制的,很结实,也都刨磨的没有一点木刺。木匠王大叔真的很给力,应该是那两套极品工具搔到他的痒处了。

  汪鹏然后自己回到宿舍,原来堆在客厅兼厨房的物资都搬到里面的大炕上了。看看原来留的挂面和红肠居然还剩了不少,估计是徒弟们不舍得吃,减量供应了。汪鹏想想今天又是回归日,还是要抽空回家一趟,快进快出。先把粮食和物资补充一下。

  有了自己的房间就是方便,打声招呼把门一锁,安安静静没人打扰,不用自己再跑到没人的地方,辛辛苦苦跑那么远搬来搬去了。

  汪鹏简单收拾了一下,回到教室。大家也都整理完毕。汪鹏把徒弟们喊到大槐树旁的操场上,检验了一下这段时间大家的练习情况。他随便点了一个徒弟,站在孙大海队伍末尾个子最高年纪最大,今年15岁的丁杰,到前面来指挥队列动作。

  丁杰家本是辽东人,天启三年,野猪皮强行跑马圈地,屠戳汉民,刘济屯五村汉人乘高粱秆编成的筏子渡辽河投明,都是抛家弃业。丁杰一家六口跟着邻居一起投奔的黑风寨。现在父母在谷里种地,大哥丁豪骑术优异,夜不收小队。

  本来明年丁杰就可以加入寨丁队了。因为佩服汪鹏武功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