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2章 兵临旌义,这尼玛也叫城?_我有虫洞去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济州岛的旌义县城,处在一块地势平坦的平原上,离海边不远,这边的海滩是泥滩。

  延伸到海里很远,导致岸边水太浅,只有小渔船能靠过来,稍大一点的船都近不了岸,顺着海滩跑海里四五百步远,水才到腰间,做盐场非常奈斯。

  旌义县城距离城山很近。汪鹏带着夺城部队四百多人,一路向前,沿途几个大小村寨汪鹏都没去过问,都是寨门紧闭,寨墙上的人连头都不敢抬。

  沿途还路过了夫家父子守得那处烽火台,也是破烂不堪。

  道路到是很平坦,路边大片的海滨平原,越往内陆去,开垦的田地越多,都早已收割完毕,空在那里,都是旱地,像一块块疤痕,露出黑黄色的泥土。

  靠近海边的荒地上,长满了茂密的大片海滨草,已经枯黄的草叶在海风中飘摇起伏。

  汪鹏查过相关资料,这种海滨草,含有丰富的盐分和矿物质成分,牛马等大牲畜特别爱吃,真是一个天造地设的天然大牧场。

  大部队行进的很快,时间不长,旌义县城就出现在眼前。

  “这尼玛也叫城?”

  汪鹏从望远镜里观察了一下这座破旧的县城。旌义城墙,是用就地取材的火山石,拼垒起的石墙,顶多一丈高。

  棒国的城墙修建的很没水平,就是用石头垒砌,都是直上直下式的,看起来石墙很结实,实际上基础不稳,还不能很高。

  很多地方都有坍塌后,现修补的颜色深浅不一。旌义县城的城门和城楼都不高,连护城河都没有,最搞笑的是没有城垛马面和女墙,连大明的夯土城都不如,城修的跟闹着玩一样。

  残破的城墙很长,粗粗一看周长也得一千多步。比登州府的黄县县城还大。

  棒国人筑城特点就是城要大,把更多的土地围在城内,导致大部分面积都只是农田和荒地。城内官方建筑和民居都不多。

  一道低矮单薄的城墙,围着面积很大的地块,加上甲兵不足,也就能抵御一下小股盗匪,吓唬吓唬小老百姓还行。难怪当年倭寇在棒国如若无人之地。

  在汪鹏的大部队抵达之前,旌义县城的城门早就关闭。

  城内仅有的两百多辅兵,还有强征的城内壮丁四百多人,也被不到百人的甲兵们押到了城头,顺着城墙一字排开,看起来比汪鹏的队伍人还多,持弓拿盾的也有点架势。

  大队人马到了城门前三百步距离,汪鹏看看这破城,直接让队形展开。

  等炮兵准备好后,一起进至两百步左右,一轮排铳后自由射击。

  孙二海的炮兵带过来的五门小山炮,在每门六名炮手的努力下,快速的从自行车上卸下炮管炮架炮轮、弹药等物件。

  迅速组装好后,按照汪鹏的指令,装填了实心弹。五门炮都正对着大门方向推行。

  看到这些倭寇还有炮,城头的辅兵们一阵骚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