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二章 江南织造局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祁镇不在北京好好待着,要来这里的原因,很多事情不在当地看看,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决断。

  是的,垄断棉布产业,会给朱祁镇带来一个不下于盐税的收入,甚至更多。

  但是如果朝廷将这一个的产业上的红利全部吃干抹尽,对于江南士绅来说,会是一个什么反应?

  江南士绅一直以来与朝廷对立的情绪,必然继续扩大,甚至越发根深蒂固。

  这对大明的统治并不是一件好事。

  朱祁镇作为大明皇帝,也不能这样做。

  而且朱祁镇觉得这样做,对棉布这个行业本身也不好选择。

  大明官府的衙门气息,朱祁镇岂能不知道,看几个盐运司将灶户给逼成了什么样子,即便是朱祁镇三令五申,但也要隔几年找一个盐运司出身官来祭旗,才让其余官员老实一些。

  如果棉布产业仅仅是这个规模,朱祁镇或许就让官府垄断了。

  但是棉布产业规模将会有多大?这是一个朱祁镇也说不清楚的数字,但是朱祁镇却知道是很大很大,绝对不是而今每年两三亿匹棉布可以比的。

  而官府如果垄断了,以官府的尿性,肯定上挤下压,将这条产业链上的利润全部吃尽,甚至不会到了少府的帐上,而是进入官吏的腰包之内。

  对棉布产业带来很坏的影响。

  朱祁镇想了好一阵子,叹息一声,咬牙拒绝了这一个价值数千万两的蛋糕,说道:“算了,江南织造局就保持而今的规模吧,不要再扩张了。不过,今后相当一部分军装,宫内所用的棉布会要江南织造的货,如果出了问题,朕是要人头祭旗的。”

  当然了,这样庞大的产业。朱祁镇也不可能一筷子都不下,也只能先保持这样吧。

  汪岳一时间也摸不清朱祁镇的心思,但是他却不可能拒绝朱祁镇的。所以虽然满心不甘,还是说道:“臣遵旨。”

  朱祁镇说道:“你对江南士绅都熟悉吗?”

  汪岳说道:“回禀陛下很熟悉,这些人表明清高,但是背地里都有产业,无非是族人出面经营,或者干脆是产业就是家族的,他们两袖清风什么也不沾而已。”

  朱祁镇说道:“到了苏州之后,我会让王恕安排一场接风宴,这一件事情你也要参与进去,名单拟定,将那些家中有产业而科名较弱的人,也加进来。”

  “到时候,你在朕身边,给朕指点一下,都是谁。”

  王恕是科举出身的,朱祁镇说要延请当地名流,想来王恕定然是按照科名,也就是科举的名次,还有致仕官员这两类人来安排的。

  但是朱祁镇看来,这些人并不代表未来,越来越商业化的未来,自然是亲近商业的家族才能发展壮大。

  所以,朱祁镇也要对这些家族进行倾斜。

  当然了,以江南的现状其实很多家族都是两者都有的,但是也有一些不是这样的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