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三章_当侧妃变成王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是早就看好了,单等这群孩子走投无路了就能下手的,顶多熬到那个病孩子死掉,剩下的人她们组团忽悠几次就手到擒来了,怎么一转眼就没了呢!

  清竹给了个板指就再也没去理会这群孩子,哪怕他们愿意去京城,也是两脚走的,她回京有车马行船,肯定比他们要快。

  也别说她冷酷,这群孩子一路讨饭去京城会遇见什么,能不能安全抵达。他们既然能聚在一起讨了这么长时间的饭,而且那些秃鹫一样的牙婆还没能拿下他们,那么他们就有一定的能耐和警惕心,如果需要清竹替他们把困难都解决了,那她要他们何用?她还巴望把这些人打造成护卫,而不是自己跳出来当他们的保护伞,严格来讲,清竹将来的处境和他们也差不多。

  此时船队正如火如荼的筹建,最后的河道也整修完毕了,清竹马上要回去复命,她给赵三和沈慎留了信物,告诉他们以后就以这信物联系,然后打道回府。

  回到京,清竹又受到了平宣帝的嘉奖,实在是三儿子太好用了,原本平宣帝觉得此番三儿子能把河道损坏严重的修一修就不错了,没料到他从头到尾全修好了,银子还没多花。

  平宣帝心里也有账本,知道老三这回一文银子都没捞,沿途他还把各地官员给得罪死了,往年这些银子一半都得用在各种关系上,老三就是这么耿直,啥关系都没走,就一门心思修河道,心地淳厚啊!

  平宣帝实在高兴,就是六部大佬也觉得三皇子是个办实差的,底下的官员就不这么想了,你三王爷今年铁面无私办了一回差,下次谁再接手河道维修工作,不得倒霉透了,谁能像你这么办差呢?总不至于自己腰包里掏银子办差吧!

  当然这些只是小人心思,平宣帝肯定不会放在眼里,就是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也得赞一声清竹,银子花在刀刃上,肯定比一半落入各路官员口袋要好,做到尚书这个位置,自然不会有底下小人那般的狭隘心思,他们确实看清竹十分顺眼,要知道董主事回来说了,河道这么一修,最起码两年可保无恙,以后也只是各段维修,为朝廷以后节省了好大一笔人力物力,实在是很出人意料的。

  平宣帝也知道儿子趁机弄了个船队,但是平宣帝并未说什么,当了皇帝了就不可能真的阳春白雪似的以为商人不上台面,皇子经商是丢脸的事,要平宣帝哪个儿子敢在他面前摇头晃脑这么一说,平宣帝还不得怄死,这是多脑残才会觉得银子咬手啊。

  且三儿子就弄了个小船队试水,请的外人监管,能不能成功还两说呢,压根就归不到与民争利的份上去。平宣帝一个字都没提。

  当然弹劾清竹的奏章一点也没少,从她修河道开始就没停止过,不外乎是说她仗势行凶,索贿,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