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八章 太渊太玄 七星连珠(下)_问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躲不过去。

  余慈心念微动,眨眼的功夫,他又重新立在真实之域之上。

  他也从没有脱离过,只是,心内虚空内外终究还是不一样的,那脱离人世浊海,凌绝天下,遗世独立的意味儿,很容易带给人别样的感悟。

  此时余慈离开心内虚空,自然而然就站在相对然的位置,观察天地法则体系,观察神意纵横舒展,观察情xù流动变化。

  心内虚空中,“吞噬”已经完成,但相应情xù的运化仍未停止。

  因为除了那座来自太渊城的城墙断垣,自蕴真意之外,与之相接,封禁着罗刹鬼王仅存一点儿气机线索的太玄法力之中,同样有着类似的东西。

  以前余慈感受不到,是修为和见识的问题,如今感受到了,便现太玄、太渊之间,颇有“共鸣”之处。

  至少,它们都将罗刹鬼王视为最危险的强敌。

  如此就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如果太玄魔母有太渊惊魂炮这样的利器,会怎么做?

  作为此刻真正的掌控者,在对待罗刹鬼王的问题上,余慈亦站在同一立场上,他又会怎么做?

  这一刹那,余慈不只是感受到了近于本能的“情xù共鸣”,甚至还有那丝丝微妙的智慧交流。那是蕴藏在太玄真意、太渊惊魂炮之中的玄妙法理,和余慈战斗意识的“共鸣”。

  真实之域中,余慈自然而然地捕捉到罗刹鬼王的“方位”。

  或许,用“层次”来形容更恰当些?

  这也没有什么意义,因为,他已经锁定了目标――代表着自开战以来,全面被动的局面就此终结。

  这一刻,他真正理解了太玄封禁之妙义,那应是建立在动静法则上,深蕴宇宙之义理。

  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

  动者常也,静者时也。

  天地万物永远都在不断的变化中,但也必然有暂时的“静”与之相对。

  毫无疑问,这也是天地法则体系中,触及宇宙真实的一类根本法则。在此根本法则的限制下,罗刹鬼王终未能完全掌控局面,出现了些许“失误”。

  这“失误”是太玄冰解的“封禁”之力强加给她的,是“由动而静”的法则限定,只是由“冰封”的表征体现出来。

  便在动静的转换对照中,罗刹鬼王的位置暴露。

  来而不往非礼也。

  余慈当然知道自己现在很不好受,可若不收拾残局,此消彼长之下,后面的日子又怎么过?

  那就干吧!

  万魔池中,太渊惊魂炮蓄积的力量轰然迸,却不是打向已经锁定的虚空深处――它也远没有那个威力。

  暗红的光芒轰向星辰天,且不是一炮,而是连续七炮。

  七道暗红轨迹,直指星辰天、紫微垣、北斗所在。

  每一炮轰去,星辰天就是颤动,相应星光变色。

  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七星始动,均做暗红,有如妖星横空。

  星辰天中,三垣四象,三千散星,还有那明暗不定,看似空无,实则弥漫整个天域的亿万星辰,受某种特定法度的驱动,以北斗七星为中枢,气机运化,无形之间,已经穿透虚空阻碍,与真正横亘无边的域外星空交互感应。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