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3章 国家地位是打出来的!_核武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超公开在《申报》上发表言论。宣称英国应该让印度人,不应该继续奴役印度和其他亚洲国家,这是罪恶的象征。

  即便如此,中央军部实际上还在为进攻同盟国做紧密的总动员。

  中国的要求是在中东开设新的战线,从伊朗出兵进攻奥斯曼帝国,逼迫奥斯曼帝国先退出战争,减少俄国的军事压力,使得俄国集中兵力对付德国和奥匈帝国,而中国同时在希腊和塞尔维亚增兵。支援意大利和奥匈帝国作战,在中东战线结束后,中国会将主力部队转移到巴尔干半岛消灭奥匈帝国陆军,逼迫奥匈帝国退出战后,最后再从南线挥师北上,同俄法英三国合围德国。

  当然,在战胜奥斯曼帝国之后,中国有权继续在中东驻兵,并且保留对占领地区的监管权,作为退让,中国可以完全放弃在非洲的殖民地占据。

  如果英国不同意这一点,中国即便不会退出中法同盟,也不会继续增兵支援协约国。

  其实在1915年开始,宋彪考虑过以英法控制的伊朗为跳板进攻奥斯曼帝国的可能性,为了试探这条路的可能性,他派遣第二十五师的回民师长马玉贵为密使在1915年底秘密访问伊朗,此后又派副外相梁敦彦正式出访伊朗,几个月前,他再次派遣马玉贵前往伊朗,和伊朗国王阿罕默德沙阿做最后秘密洽谈。

  宋彪承诺,只要伊朗保证中国远征军在中亚的物资补给,配合中国作战,中国在战争胜利后会和伊朗缔结军事同盟协议,支持伊朗政治,不再轻易受到英俄的控制。

  在和英国就开辟新中东战线进行谈判之时,不管英国是如何想的,宋彪已经决定就这么干下去了,派遣傅良佐、章亮元、马玉贵、韩春麟等人组建中东参谋局,正式负责筹备战争。

  只是究竟派谁担任中东战线司令官的问题,宋彪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答案。

  想来想去,他还是决定亲自出征,但在名义上继续启用在西北坐镇多年,此时已经很熟悉回教问题的段祺瑞担任司令官。

  因为不清楚段祺瑞是否同意,宋彪就将段祺瑞从西北招了过来。

  甘肃、陕西的人口在1883年之前的十年出现了大规模的减少,甘肃一省更是从一千五百万人口骤降至六百余万,陕西、宁夏等省因为反复厮杀和互杀,人口减少的同样很厉害。

  对于此时的帝国而言,倒是比清中后叶要好治理一些,实施一些安抚政策后,西北在这一段时间里已经日渐安定,并没有太多事情,段祺瑞的工作也不多。

  得到诏令,段祺瑞立刻就乘坐火车赶回京师。此时的他还真不知道后面会有如何离奇的事情即将发生。

  段祺瑞回京之时已经是9月下旬,中东参谋局组建成型。各项工作都在紧张的开展中。

  从1911年开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