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5章 君权神授_核武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家都是坚决反对的。

  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同盟会宣扬省内民主自治和美式共和联邦制恰好击中光复会的软肋,同盟会和各省咨议局的合作已经成为一种大势所趋,仿佛是一夜之间,人人都在谈共和。

  既然在军事上不占优势。同盟会和各省“革命”政府都要求停止内战,又相互联合各种地方势力宣扬联邦自治制度。

  除了在全国范围内的大争论外,在地方各省内部,同盟会、光复会、地方派系之间也不断纠葛,新军、地方革命军等等军事力量在地方的武装争斗也愈演愈烈。

  所以说,满清灭亡之后的中国内战其实才刚刚开始。

  为了应对眼前的局面。宋彪的策略是联大弃小,联合大的力量,放弃小的力量,他有资金,有军事实力,有东三省这个稳固的地盘和充裕的税收支持,他怕什么?

  在和北洋军达成和解后,宋彪一边积极重编北洋军为中华革命军第五军,一边不断调动部队,做好进攻武昌的准备,同时通过临时内阁政府将东三省、直隶、山西、河南、山东、江苏、浙江、湖南划入日常治理的范围,取缔原有的各省咨议局,设立省议会,通过这个过程大量将各省光复会骨干推出来担任省议员,委任省长和各级官员主持政务,从东北军抽调军官到这些省组织各省的巡防军,控制住国内主要的铁路和两大舰队后,通过铁路和水路,库存的枪械弹药也开始运往各地。

  宋彪的计划是在自己已经控制的十个省中组建十个巡防军和总队,每个军遍设万人,相当于一个新军的镇级编制,在光复会和同盟会成员相当,或者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各镇新军中的光复会成员带领各部撤出,不和同盟会纠缠下去,重新组建巡防军与之正式决裂。

  如此一来,对于同盟会控制的新军,临时政府一律停发军饷。

  同盟会宣扬的那些理念纵然再吸引人,他们的一个短板是极难解决的,那就是没有钱,没有钱就没有军饷,没有军饷,身为革命军还能去抢劫吗?

  宋彪这一招是极其犀利的,在军饷的逼迫下,驻扎在承德的第二十七镇正式承认临时政府,调离承德,乘铁路北上沈阳接受整编,编为第四军第二十七师。

  在起义之后加入同盟会的第十镇总制孙道仁,在程璧光和部下王麒的劝说之下改变初衷加入光复会,宣布福建省取消,接受临时内阁政府统辖。

  收到了孙道仁的电报后,宋彪很是高兴,他立刻给在参谋二局打了电话,让福州籍贯的二等参谋官李宣倜过来。

  宋彪对参谋二局的这些参谋军官还是非常熟悉的,李宣倜这个人水平并不是很特别。不高,但也不低,为人比较心细。

  宋彪打算派他去福建主持巡防军的工作,福建对临时内阁政府而言实在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