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44章 抚顺的刺痛_核武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月,即便按照这样的规模发展下去,中国的煤炭开采总量在整个世界中也只是微不足道的力量。

  从1870年至1913年,英法美德四国的煤炭开采总量就从亿吨增加到亿吨,在1907年则有亿吨,而吴仰曾对国内煤炭开采量的一个预估是按照现有的投资力度。在1910时期也仅能拥有亿吨的产能,别说是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即便是英法美德中的任何一国相比也只是零头数字。

  当然。这和远东财团决定将更多的资本转移到其他产业投资有关系,因为亚洲的煤炭需求总量是有限的,甚至连日本都是亚洲煤炭的主要净输出国。

  现在显然不是一个要谈自然保护和温室效应的时期。如何增加国内的煤炭消费能力正在成为远东财团年中季度会议急需讨论的问题。

  宋彪一行数十余人出现在采矿场上,他站在人群的中央,习惯性的用望远镜观察整个煤矿场的运转情况,大多数的工人都来自于直隶和山东,天气已经是如此的寒冷,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却穿着非常单薄的秋装,看起来倒不是很痛苦。

  中国人是如此容易满足。

  这是一个人口拥挤的大时代,在直隶、山西、河南、山东、闽南、广东这些地区,土地已经无法养活足够的人口,大量的人口找不到合适的就业机会。稍遇饥荒就只能面临活活被饿死的惨剧。

  东三省现在每一年都能提供着数以百万计的工作机会,这些就业导致了商业的繁华,由此极大的刺激了东三省财政的增收。

  宋彪发自肺腑的同情和感激他们,同情是因为他们的遭遇,感激是因为他们正在为自己聚敛更多的巨额财富而努力工作。

  西露天煤矿场平均宽公里。长公里,估测的煤矿储量约亿吨,目前总计设置了7个分矿区同时开采,宋彪此时所在的地方只是这7个分矿区中的一个.

  这样的一个分矿区有三千名矿工在工作,从国外进口的机械设备有六十多台,因为人力价格便宜。在这里连马匹都很少运用,宽敞的煤区中设立了多条输煤路径,五六名矿工配合两匹马或者骡子负责拉煤,其他的矿工就在路径两边拼命劳作,不断将每个人煤筐装满,用自己的肩膀担起来挑到路径上按量核算。

  在这里就是按量计价,多劳多得,或许可以多赚很多薪水,却是在透支他们的身体。

  大多数在这里工作的都是男工人,但也有女工负责一些较轻的体力活,没有太多的技术活,就是靠人数和少量的机械决定产能。

  距离宋彪较远的地方正在临时搭建一种很窄的输煤轨道,毫无疑问,这可以节省很多人力和劳力。

  宋彪神情冷峻的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不断被一根短针刺痛,但他决定习惯这种阵痛。

  总督府调研局的一个煤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