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12章 第二次地中海协议_工业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这显然不是英国人愿意看到的,同时,英国在地中海的同盟意大利,也提出对俄国势力进入巴尔干的担忧。

  内阁会议上,尽快怀特大使的意见让几乎所有阁员都认识到支持奥地利和意大利之间达成谅解备忘录的重要性,这将促使德奥同盟与英意同盟在巴尔干半岛利益上站在一起,不过,不少阁员还是表示了对德国态度担心。

  索尔兹伯里首相立刻向俾斯麦首相提出了这样的照会。17日,俾斯麦就将德奥同盟条约的内容送给了英国驻德国大使戈申,同时电报答复了索尔兹伯里,他明确表示。如果奥匈独立收到俄国的威胁,或者法国进攻英国和意大利,德意志帝国将始终采取不得不参战的策略。

  这一重要意向的达成,英国内阁在21日的内阁会议上最终同意了在奥地利、意大利备忘录的基础上与两国订立一个新的协议,如此,英国在保加利亚危机上已经充分的表明了态度。英国、奥地利、意大利将在保加利亚问题上颠覆柏林条约中俄国的地位。

  1887年9月25日,英国向奥匈、意大利发出了协议草案,而就在两天之前的23日,德国、奥匈帝国公开表示了对保加利亚亲王费迪南的支持态度,要求俄国将军考尔巴斯立刻从保加利亚撤军,同时提出了一揽子对保加利亚的支援方案。

  至此,颇具影响力的第二次“地中海协定”已经成型,相比第一次地中海协定,英、奥、意三国对于巴尔干半岛、地中海、近东地区的军事承诺更加的详细和明确,对于黑海海峡的通行权,更加的明确战时的排俄措施,这是对俄罗斯帝国最直接的打击。

  由于在保加利亚危机中俄方表现出的蛮横态度,却最终遭到了意外、却在情理之中的失败,俄国在保加利亚危机中可以说是完全输光了底裤,除非俄国准备同时与英国、德国、奥匈、意大利开战,否则,他能做的选择实在是不多!

  9月27日,针对德奥圣彼得堡方面自然不甘心就此退出占据了十几年的保加利亚,帝国元帅米哈伊尔?罗曼诺夫大公向亚历山大三世提出进行东线兵力的总动员,将原本计划在1888年年初的对奥匈作战计划提前实施,彻底打垮保加利亚的奥匈势力。

  圣彼得堡的消息立刻让欧洲的局势大为紧张,德意志帝国、英国、奥匈、保加利亚等过军事部门也立刻投入了备战之中,但是,包括俾的狗斯麦首相、英国索尔兹伯里首相显然都不愿意被迫卷入这场可能演变为欧洲大战的战争,就是亲俄国的法国人,面对强大的德国军团,一直处在守势的他们,显然也对战争分外的恐惧,一时间,各国外交官穿梭于欧洲大陆,纷纷展开外交斡旋。

  而在远东的北京,局势上完全感受不到来自巴尔干半岛的烽火,10月11日,中国新政府高层忽然宴请驻华各国公使,而且在事先外交部的吹风会上,据说是新政府高层要公布一系列外交新政,这让驻华各国公使都十分的惊讶,中国人又想干什么了?

  【这两天都有点事情,更新不大稳定,后面会补上的~~谢谢兄弟们的支持!】(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