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八章 三省六部制度_诸天扮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取了个名字。

  “臣以为秦纸这个名字甚好!”

  苏陌急忙站出来支持,这名字总比叫什么赵高纸,始皇纸好听一百倍。

  替纸张取了名字,始皇帝心情非常好。

  然后这才低着头认真的研读苏陌的奏折。

  不过看到上面的内容时,始皇帝脸上的笑容渐渐地收敛,甚至越到后面越严肃,直到最后终于抬起头,一双虎目盯着苏陌,神情肃穆道:“赵高,这上面的内容真的是你想出来的?”

  “不错,臣以为我大秦的官制臃肿混乱,所以特意花了一晚上的时间想出了一个三省六部制的解决办法。”

  苏陌毫不犹豫的将后世的三省六部制的功劳按在自己的头上。

  秦朝的官制是三公九卿,这种制度使得相权凌驾于皇权之上,丞相有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若是遇到个昏庸一点的皇帝,说不定丞相还能架空皇权,这对于现在的秦朝统治非常不利。

  像历史上的沙丘之变,始皇帝临死前下旨让公子扶苏即位,但是赵高却能拉着丞相李斯擅自更改诏书,甚至还将胡亥给扶到了秦二世的位置上,由此可见这个时代的丞相权力有多么恐怖。

  而三省六部制度就不一样。

  他将丞相的权力一分为三,进行了分化,从而确保了皇权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而且六部的职权分工明细,像现在的九卿制度,你想办事都不知道去找那个部门,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当然,苏陌帮始皇帝搞出个三省六部制度不是为了巩固皇权的位置,而是为了捞权力的。

  三省六部制度削弱的是相权,但说来惭愧,苏陌虽然贵为中丞相。

  但是朝政早就被左丞相李斯和右丞相冯去疾把持,自己根本插不进去手,所以他才搞出三省六部制度想要打破这个僵局。

  因为丞相的权力很大,而秦朝现在又有左中右三个丞相。

  大家的权力高度重合。

  你能管得东西,我也能管。

  可要是大家意见相左,那到底要听谁的?

  苏陌现在一心要主持秦朝的变法改革,然后捞功绩封侯,自己可不想做事的时候有人在旁边扯后腿,尤其是现在丞相李斯看自己非常不顺眼,处处打压自己,所以这三省六部制就是他最好的反击。

  以后相权一分为三,大家各管各的地盘。

  你也别对我指手画脚了。

  但事实上还是苏陌赚了,因为他空有丞相的头衔,却没有相应的权力,此举相当于从李斯手里抢走了一部分权力,倒是李斯损失惨重,以后的权力大大减小,再也做不到一手遮天的地步了。

  始皇帝很认真的研读这三省六部制度的建议,越看越觉得好。

  没办法,这玩意毕竟经历过时代的验证。

  从隋唐之后一直到清朝灭亡,历朝历代都是用的这个制度,至于三公九卿制度早就因为不符合时代被抛弃了。

  “中丞相赵高发明了这种三省六部制度,各位爱卿也看看,大家都议议这制度如何?”始皇帝将手中的奏折传下去,让麒麟殿的满朝文武们翻阅查看。

  底下的臣子们看了苏陌的奏折后,一个个脸色各异。

  其中丞相李斯脸都黑了,这建议对其他大臣没什么影响,影响最大的还是他这个丞相,相当于削减了他的权力。

  下意识的。

  李斯就想站出来反驳。

  不过他刚抬起脚时,目光忽的和上面的始皇帝对上了,这下子李斯瞬间怂了,马上又缩了回去。

  明眼人都知道三省六部制的好处,可以削弱相权,巩固皇权。

  他这个丞相要是站出来反对,那不是找死吗?

  连丞相李斯都不说话了,其他的大臣们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全部默不作声。

  反正这个制度限制的是丞相的权力,跟他们这些大臣的利益没太大关系,所以也犯不着去得罪苏陌和始皇帝。

  始皇帝看着大臣们全部哑口无言,这才说道:“既然大家没有意义,那么以后我大秦就改革成三省六部制度。”

  “传旨!”

  “右丞相冯去疾执掌中书省,中丞相赵高掌门下省,左丞相李斯掌尚书省,其余九卿依照职责规划于六部之下。”

  (求推荐票,咱们推荐票太少了,是不是没有人看这本书了?)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