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0章炫耀_大秦工程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头曼单于当然不知道像沈兵这样的军队全天下就只有这一支,尤其是那以打乱匈奴骑射的三弓床弩,除了沈兵的北地有装备外其余地方那是连听都没听过。

  不过用三弓床弩的出现还真是在很大程度上方便秦军尤其是对抗骑军。

  比如在野外与骑军对阵,动不动就往周围发射几道索箭……于是匈奴绕着周围转圈然后朝中间射箭这招就玩不转了。

  冒顿也是与头曼同样的想法。

  在这情况下若还要进入中原劫掠没有利益……就算能劫到些财物只怕也是得不偿失,赔本的买卖匈奴当然不愿意做。

  因此沈兵这一仗实际是打出了云中郡的安宁,甚至再往后沈兵继续扩大圈地范围并加快步伐时,匈奴也只能忍气吞声不敢轻举妄动。

  沈兵这边就重新把注意力转到了发展生产的问题上来。

  从中原运来的粮草、矿石和劳力也逐渐增加。

  其实沈兵知道,云中郡最缺的不是这些,而是百姓。

  有百姓就有了一切,否则所有的都只能仰人鼻息……

  比如此时的云中郡,因为没有百姓所以兵员只能由中原提供,另外还有劳力、矿石等。

  这不是说沈兵想造反,而是沈兵知道往后历史会如何发展:

  嬴政死后赵高串通李斯为了立胡亥,密不发丧假传圣旨赐死扶苏。

  扶苏一死,身为扶苏半个老师的蒙恬被逼死也就是迟早的事了。

  虽说沈兵貌似已经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但要说改变其实也没改变……他只是加快了秦统一六国的历史进程。

  如果说有什么改变的话,那就是死的人少了许多。

  比如昌平君和项燕应该兵败自刎,还有千千万万秦、楚相争的兵士。

  尤其赵高和李斯两人的利益关系没变,这点没变就意味着他们会有害死扶苏的动机。

  而沈兵却偏偏替代了蒙恬成为扶苏的“半个老师”。

  如果历史重现怎么办?

  赵高是嬴政身边代写诏书下达圣旨的人。

  李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

  他们说嬴政没死那谁敢说嬴政已经死了?

  他们下假圣旨……事实上那就是真圣旨,因为圣旨一直都是赵高代写的,又盖有嬴政的大印,真圣旨也长这样,一分不差。

  它与真圣旨的区别就是,那不是嬴政说的话。

  但嬴政要是死了,难道还能爬出来将赵高和李斯这两人问罪不成?

  于是,几乎全天下都在赵高和李斯两人的控制之下。

  当然,这控制是暂时的,赵高和李斯两人无法长期这样借尸传旨,时间一久百官没见着嬴政的人就会起疑。

  于是赵高和李斯必须逼死扶苏立一个他们可以控制的人当皇帝以保住自己的权势,这个人当然就是赵高的学生胡亥。

  至时若沈兵碰到这情况怎么办?

  抗旨不遵?

  那就是与天下作对就是谋反!

  后世许多人说扶苏是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