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十章困境与方法_戈地图在198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像莫洛托夫所说,苏联的还是很有优势的,地大物博,虽然开发成本高,但是没有让敌人掐住脖子。

  这就扯到另外一点,军备竞赛,面对着美国的高压,苏联不能慢慢等着自己的工业升级,只能向西方购买高精尖设备

  而且,由于冷战高压,苏联在工业上不得不追求大而全,什么都要有,不管好不好用,起码自家都要有,毕竟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苏联还能指望美国不封锁自己吗?

  于是,工业人口不足的矛盾就爆发出来,想要维持大而全的工业,随着科技的发展,维持工业体系需要的人口就越多,苏联想要以3亿人口维持住便越发的困难。

  二战之后,美国大规模下级产业释放,从而拥有充足的技术人员,保证新技术革命。

  美国能这么做是因为日本拥有一亿级别的工业人口,能够成为美国的制造基地,而苏联拥有的东德,只有一千七百万左右的工业人口。

  戈地图又不会散豆成兵,这种客观上的劣势怎么可能弥补,但还是可以做一些措施来缓和。

  除开加强与日本的经济合作,与东亚新兴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合作也应当做为下一步进行考虑。

  不过这不是戈地图的性格啊。

  向来喜欢拉敌人下水的戈地图,更喜欢采取一些更歹毒的策略。

  比如对付西德。

  目前六千万人口的西德,也到了经济发展的瓶颈区,历史上西德能够发展成那样子,完全要感谢最佳的德国人,戈地图。

  两德合并,一千多万高素质的工业人口无异于仙丹,导致西德的劳动力价格下降,东欧成为西德资本的猎场。

  既然现在戈地图不打算获取这个荣耀,但是出于对于西德人民的关爱与想念,戈地图决定让克格勃在土耳其建立移民乃至偷渡机构,宣传西德的美好,帮助土耳其人民移居西德,同时也是为西德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嘛。

  戈地图这是什么精神?不惧路途遥远,诚心诚意为西德人民服务,完全体现了一名国际主义者的觉悟与伟大。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