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4章 轩辕称帝,以土为德_我在洪荒有座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飘散。

  战争平息,轩辕称帝,以土为德,是为黄帝。

  众圣显圣,李烛影正式退位,天诏其金德,加盖崆峒圣印,烙印虚空,彰表其功。天感其功,降下无边功德,一成落向十二元辰,一成落向第一学宫。一成分别落向金灵圣母、龟灵圣母和乌云仙三人。李烛影得了全部七成,收获颇丰。

  黄帝为帝,为百姓披荆斩棘,开山通道,自己却没有过上一天安闲的日子。他的足迹东到东海,登丸山和泰山,西边到崆峒,登鸡头山,南到长江,登上熊山、湘山,北边驱逐荤粥,与各部落首领在釜山合符。他在涿鹿的广平山下建立都邑,周围守卫着军队;

  他用“云”来命名官员的职位,设五种官职分别管理天、地、神、祗和物类,使各司其序,不相混乱。军队称云师;设立左右大监,以监察数以万计的大小部落;亲自主持对鬼神山川的祭祀封禅之礼;立宝鼎,用蓍草推算历法,预测未来的节气朔望;任用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等贤能之人治理国家;顺应天地四时的轮回,遵循阴阳五行的变化,服从生死存亡的道理。

  他称帝之后又过七年,李烛影让他照顾的疯子,他赐了闲职的左史官,做了一件功在千秋的大事。

  人族从此有了自己的文字,有了传承的载物。

  仓颉有双瞳四个眼睛,和李烛影的大徒弟一样,天生睿德,观察星宿的运动趋势,受鸟兽足迹的启迪,集中智慧,呕心沥血数十载,搜集、整理流传与先民中的象形文字符号并加以推广和使用。

  绳结虽有大小和形状区别,但年久月深,难于辨识。后仓颉仰观奎星环曲走势,俯看龟背纹理、鸟兽爪痕、山川形貌和手掌指纹,从中受到启迪,根据事物形状,创出了象形文字。

  仓颉造字成之日,举国欢腾,感动上苍,把谷子像雨一样哗哗地降下来,吓得鬼怪夜里啾啾地哭起来,幽冥地府少了转轮王,霎时乱作一团。

  李烛影作壁上观,不理地府之事。他派遣侯真下届,为仓颉送去了洛书,借他参考用以完善造字。

  仓颉造字,后世无不感念其功。轩辕更是对他委以重任,放手让他尽管造字。

  轩辕将事情交代好,便有投入到紧张政事之中。人族经过长年的战火,各州都是满目疮痍,容不得他有片刻休息,有太多事在等着他做。而且,他一停下来,就会想到玄女......

  黄帝轩辕划分州野,制礼兴乐,教化百姓。同时还发明各种器具用物,方便日用。其中,大臣曹胡发明了上衣,伯余造了下衣,於则做了鞋子。百姓们从此不再穿兽皮树皮。黄帝还依浮叶飘于水上的道理作了舟船,共鼓又配上舟揖行于水上。又根据转蓬的道理发明了车辅,便利了出行。黄帝接着又令人制作了釜甑,使得百姓可以蒸饭烹粥。以后又造屋室,筑城邑,使百姓不再巢居穴处。黄帝又与歧伯作内外经,使百姓疾患得以治愈。

  他还确定了天下万物的名称,划分星度。以甲乙十天干纪日,以子丑十二辰来纪月,而六旬为一甲子。如此又有时空观念。

  黄帝年岁渐老,可他却还不想死,于是问道广成子:“师父,徒弟一生兢兢业业,从不敢有半点懈怠,如今年岁渐老,力不从心,想修习长生永寿之法,请师傅成全。”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