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2章 战争红利_大宋将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吗?那小子就是心眼多。”赵祯好奇道:“曾爱卿,他说了什么?”

  “回陛下,他的意思是暂时不铸钱,只是把铜锭摆在三司衙门,最显眼的地方,最好让过往的人都能看到,然后再大肆宣传,说是朝廷拿到了铜矿,从此之后,钱荒的问题就没了。”

  赵祯吸了口气,心中不悦,这次拿到的铜是不少,可是距离解决钱荒还好远呢!怎么能信口雌黄?

  还说把钱荒都解决了,再来一百船也没戏,王宁安是不是有些膨胀了,贪功心切了,这可不行,小东西还是要敲打敲打!

  见赵祯脸色变了,曾公亮忙说道:“陛下,王大人的意思是钱荒不光是钱不够了,还有别的原因?”

  “什么原因?”

  “预期心里?”曾公亮从王宁安那里学来了一个新词儿。

  赵祯不解,问道:“什么意思?”

  “陛下,王大人说,朝廷缺铜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很多人也看出了问题,他们就趁机囤积铜钱,舍不得拿出消费,故此加剧了钱荒。”

  古人一点不笨,赵祯关注钱荒也不是一年两年了,的确如同曾公亮所说,每次铸好一批铜钱之后,放到市面上,没有多久,就消失不见了,市面上流通的都是那些含铜不多的劣钱。

  哪怕在后世,也经常挖出来数量惊人的铜钱,很多后世的人都想不明白,心说古人是不是傻帽,干嘛存钱不花,这不是有病吗?

  其实那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古代缺少投资项目,很多家族又奉行节俭,存钱再正常不过了。

  而且中国古代一直缺少贵金属,今天500文能买来的东西,到了明年,可能只要450文……铜钱的购买力不断上升,存钱是有赚头儿的。要是赔本,你看看古人花不花钱?

  王宁安告诉了赵祯和曾公亮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心理因素!

  靠着朝廷命令,靠着投放铜钱,都未必有效。

  可如果在三司衙门放一个巨大无比的铜山,就等于告诉世人,朝廷的铜数之不尽,你们存铜钱根本没用,不但不会升值,还会贬值。

  只要把心里因素扭转了,很多人就会把藏着的钱拿出来。

  解决钱荒,不光要增加供给,还要盘活存量!

  让已有的铜钱流通起来……

  “真难为他了,连吹牛都吹得光明正大,理直气壮!”赵祯心说王宁安这小子,总是能给自己带来惊喜。

  “那好,就按照他的主意办,曾爱卿,王宁安于理财一道,颇有见地。朕曾经也想让他出任三司使,帮着朕理财。”

  赵祯说得轻松,可是曾公亮却差点叫出来,幸好老先生修炼足够,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可让王宁安当三司使,简直比泰山崩溃还吓人!

  不到二十的相公,想想吧,满朝文臣,一大帮胡子一把的,都能给王宁安当爷爷,结果却要低声下气,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