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64章 965莫斯科的变数_我的第三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补充。

  差不多两个装甲营的坦克让第1装甲军终于缓出了一口生机,原本已经几乎全灭的第1装甲师第1装甲团,终于在领了17辆坦克之后,略微恢复了一些建制。可惜的是装甲车还有反坦克炮的损失一时间难以得到弥补,毕竟瞬间产生的损失不可能立即被产能填满。

  同一时间内大约有4万名刚刚结束了训练的国防军士兵跳下了火车,加入到损失惨重的G集团军序列。古德里安都没有想到自己可以立即得到如此多的装备和人员,他还以为G集团军恢复到能战的状态,至少要半年的时间呢。

  对比此时此刻的苏军,就知道德国在用多么快的速度来补充自己前线部队的消耗了:同一时间内苏联一共向前线补充了17万名青壮士兵,但是只有可怜兮兮的144辆坦克。损失掉的数百架飞机即便算上美国的援助也只补充了400架,轰炸机更是只有微不足道的4架。

  但是这些补充是苏联全部的新增补充。分配到朱可夫南下集群的头上,他只得到了9000名士兵和40辆坦克,以及根本就不够用的40架各种型号的战斗机。这和古德里安的G集团军比较起来,待遇差别就显得天上地下了。

  而德国空军在损失了各种型号的飞机200多架之后,补充了最新型的Ta-152战斗机整整100架,补充了斯图卡2型飞机35架,DO-217中型多用途轰炸机15架,屠夫轰炸机23架――差不多把自己的损失全部都补上了。

  苏联特殊动员体制下,快速暴兵的阶段已经被德国撑过了,现在的苏联已经和德国没有什么区别,只能依靠缓慢的补充来给它的前线部队输血了。而在整个战场的态势影响下,苏联优先强化的地方,必然是莫斯科,而不是已经失去了进攻能力的库尔斯克周边地区。

  所以朱可夫即便是哭爹喊娘,最终也只拿到了一个可怜的补给底线。他麾下的科涅夫指挥的苏联主力近卫第1装甲方面军损失了整整1万7000人,却只能得到1700人的补充。作战能力究竟下降了多少,也就可想而知了。

  更夸张的是,苏联的几个方面军在进攻中损失了超过2000辆各种型号的坦克,大部分都是精锐的KV-1和T-34型,但是他们只领到了40辆新坦克,怎么分配简直就让人绝望。

  大批苏联的坦克部队编制不得不取消掉,独立的装甲旅和坦克团差不多一夜之间消失了个干干净净。乱七八糟的剩余坦克不分型号都被填补到了近卫第1和第3方面军,这才让这两个方面军有了继续战斗的能力。

  相比较而言莫斯科方向上的苏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除了正在向他们靠拢的50多万北部集群之外,还得到了10万新兵的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