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零六章 可有此事?_大明:我真不想成为太医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监黄锦。

  说到这位黄锦,他可是众多太监之中最特殊的一位了。

  黄锦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到了兴王的府上,成为了世子朱厚熜的伴读书童,等到朱厚熜入继大统以后,他也就顺利成章的成为了嘉靖皇帝的一名贴身太监。

  本来呢,以他这样的身份,是早就应该入值司礼监的,不说在那里当了个秉笔太监吧,至少当一个随堂太监还是没问题的。

  然而由于黄锦这个人生性比较愚钝,他既不会在官员之间左右逢源,也不会在其他的掌印太监面前刻意钻营。

  因此,一晃十四年过去了,他才勉勉强强地从尚膳监的一个普通太监,爬升到了内官监的监丞而已。

  尽管这个位置在别人看来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但有鉴于他的出身,其他太监还是觉得他有点浪费资源。

  不过呢,万事有一弊就有一利,黄锦这种相对笨拙的性格,虽然没被嘉靖皇帝看的上,但却大大赢得蒋太后的好感。

  蒋太后总觉得只有这样的人才是最可靠的,至于那些油嘴滑舌,只知逢迎的小太监,就没有一个靠谱的了。

  今日,蒋太后召黄锦前来,就是想向他问一问有关于陆远的一些事情。

  只见蒋太后轻柔地嚼了一小块儿杏仁酥,然后用手绢擦了擦嘴唇,便细声慢语地朝黄锦问道:

  “黄锦,我听人说,那个叫陆远的医士,以前湖广的时候,曾经立过功,可有此事?”

  黄锦万没想到蒋太后叫自己过来竟然是问询这样一个小人物,于是,他赶紧在脑海中搜索了一向相关的记忆。

  在想了一会儿之后,他突然想起了今年春天在湖广发生的那些事情,当时,正是他向李时交代的皇帝口谕。

  想到这里,黄锦一躬身子,便朝着蒋太后认认真真地答道:

  “启禀太后,确有此事。”

  “噢?那说来听听。”

  “是!”在应了一声是之后,黄锦便将身子稍微凑进了一步,以便蒋太后能听得更清楚一些,

  “就是在今年春天,当时湖广的流民隐隐间有了暴动的趋势,尤其是距离先帝的显陵不远的荆山,更是频繁地与官府发生冲突。

  那时候,朝廷围绕是搅是抚的方针,争论了好长时间。

  以夏言夏尚书为首的礼部户部,始终认为应当招抚,而以霍韬霍侍郎为首的吏部兵部,却坚持认为应当进剿。

  由于皇上当时正在闭关修道,故而他们争了很久也没得出个结论。

  后来呢,皇上出关以后,一听说霍韬等人竟然支持进剿,顿时勃然大怒,因为在皇上看来,在荆山附近实施征剿,弄不好就会震动显陵,甚至还有可能破坏大明的龙脉呢。

  因此,他严厉的批评了一顿李时,又直接把霍韬给赶到南京去了。

  再之后,他便下旨,让方永成为荆襄招抚使,负责荆山流民的招抚事宜,同时还命那个陆远为招抚副使,协助方永成联系内外,安定人心。

  ……

  如此这般,经过他们几个月的努力,到了今年秋天的时候,荆山地区的粮食大丰收,招抚计划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