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四十四章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_颜值就是正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深夜,几乎是迫不及待的,林平之拿到了剧本。

  《无名》。

  他先审视了一遍,通读全文。

  如果有条件的话,三爷和学院方面老早就想找一个真真正正的大导来完成他们心目中的,在刀尖上跳舞的电影,名字取自大学校歌“立德立言,无问西东”,《无问西东》,当然,这时候还没取名叫《无问西东》,这部宣传片从一开始就是烫手山芋,它是一个命题作文,一部初心是面向大学百年纪念献礼的电影,沉重而浩荡,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中,这种片子有料想的,固定的相貌,这些禁锢为导演所耻,尴尬而无奈,铮铮铁骨的导演不会去拍一部政治献礼片,这算不得艺术,而当他们谄媚屈膝的时候,他们又对不起历史中先辈的风骨,他们的音容笑貌,对不起一个个令人心潮澎湃的,改变历史的灿若繁星的大家名讳。

  每一个镜头,都是在对这些先辈所塑造精神的诠释,而导演不得不面对条条框框带来的现实创作限制,你可以以此为借口原样照搬历史,极尽煽情,弄上几段说教式的中心台词,辅以悲壮繁复交响乐,也许台下观众已经泪流满面,但你将不会赢得礼堂里汇聚的中国顶级大学精英的掌声,他们和走进电影看爽片的观众并不一样,他们挑剔而追求艺术,他们懂艺术。

  而你在普通观众中得到的掌声并不属于你自己,而是荧幕上那一个个先辈,透过画面得到的后辈的崇敬和肯定,导演首先要搞清楚这些,那些泪水和感动并非为你高超的艺术造诣而触动,而是先辈敢为人先,无问西东的气魄。

  因而这是一部复杂的,令人身陷囹吾而障碍重重的,既要阳春白雪,又要下里巴人的片子,它同时接受了某些力量,大学精英,以及普通观众的考验。

  它就是这么难,如果没有那些不可明说的规则,如果片方事先没有确定大规模公映,也许它将会成为一部小众的口碑好片,但眼下已经大张旗鼓的宣传出去,而导演需要游走在三方取得完美的平衡,让感情放任从来都不难,难的是恰到好处的收住。

  当林平之表示自己有接手这个烫手山芋意愿的时候,几乎是同一瞬间,三爷兴奋至极的拨打了学院的电话,他告诉负责献礼片的老师:“林平之想拍这一部电影!林平之要拍这一部电影了!”

  李导如释重负的下课,她在媒体前不止一次的抱怨,这一部片子的压力实在太大,这个女人在原时空花了足足六年七年的时间,六年,主演纷纷结婚,容颜苍老,而电影反复修改,拆西墙补东墙的妥协,成就一部上下限差距极大的电影。

  片子当时有一个镜头专门diss这件事情,算是导演的无声反抗。

  为什么需要林平之,因为林平之面临的规则更少,他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