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了,格局小了_朕就是亡国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原因,一旦发行,就想着超发,就想着降低银的比例,多赚点火耗。

  朱祁钰摇头说道:“火耗三成已是极高了!贪,乃万恶之始。”

  “减少铸币之中的银,就没法吹响了,那咱大明御制银币,制的到底是真钱,还是假钱?”

  “即便是可以解决,那御制银币,乃是大明法币,国家长远之策,岂可贪图眼下之利?”

  “小了,格局小了。”

  这是个技术问题,不是利润问题,银的比例再往下,吹不响的银币,还怎么防伪呢?

  防伪,也是交换价值的一部分。

  孙忠在自己家里折腾来折腾去,捣鼓不出来,不就是如此原因吗?

  金濂想了想,也应是如此,若是想获利,其实应该是多搞一点金银铜锡来,这不是获利更多吗?

  “臣谨遵圣诲。”金濂赶忙说道。

  他是户部尚书,自然希望太仓里的银币越来越多,大明的银币越来越多,他似乎犯了一个历史惯性的错误。

  胡濙俯首说道:“陛下,勋臣外戚、诸多王侯也多有问询,这是不是可以给他们开个档口,专门兑换银币?这宝源局一日就放那么一点币,根本不够用。”

  宗人府事在永乐年间逐渐移交了户部,宗人府的大宗正,其实没什么权力。

  大明的天只能有一片,那就是陛下。

  朱棣根本不会允许自己的头上还有个大宗正,整日里对自己吆五喝六。

  所以大明的大宗正和别朝不同,大明的大宗正就是皇帝本身,宗室所有事物,皆由陛下一言而决。

  在大明当皇帝就是如此,大权独揽。

  朱祁钰知道这还是产量问题,他摇头说道:“他们嫌慢,朕还嫌慢呢。”

  “最近铸的银币全都给了太仓,朕还有两百万两白银,还在内承运库堆着纹丝不动呢,朕要了五万枚头功牌,还是插队了。”

  “且排着吧。”

  国事为重,兵仗局先做的是太仓的单子,民间的碎银正在宝源局打金花银,等打好之后,才会送到兵仗局去。

  现在兵仗局全部的产能,都给了太仓,毕竟太仓,才是国事。

  工部尚书石璞听到这些问题,十分疑惑的问道:“那为什么不能扩建一些呢?兵仗局现在极为繁忙,再投入一些,我们可以招揽更多的工匠,营缮司蒯祥在石景厂已经营建结束,随时听用。”

  扩建,是一个好的办法。

  兵仗局太监李永昌叹息的说道:“咱家也想扩建啊!咱家日思夜想的就是这个事儿了!但是却是招揽不到合用的工匠了。”

  “兵仗局,现有住坐工匠三百余人,工匠一千两百余人,学徒五百余人,这些工匠已经是整个京师最多的银匠了,再多,也没有了。”

  几乎所有的尚书都在小声的议论,只有胡濙老神在在,他在李永昌开口之前,就已经知道了是这个原因。

  当年太宗文皇帝要南下西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