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一章:途中_六朝汉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商贾、旅人?”

  “亦无。”

  司匡额头一紧,眉头皱起,抬头纹增多。

  连得两个否定答案,让他的神色凝重许多。

  与该儒生对视,继续询问,

  “这附近可有村落?”

  “西北方向,有炊烟升起。”

  司匡扭头,看了一眼孔武,在后者点头支持之下,作出了决定。

  勒着缰绳,转身,高呼,

  “诸君,调转方向,向西北加速前进,天黑之前,一定要到达村子,寻得渡船!”

  “诺!”

  ……

  一个时辰之后,天色慢慢暗了下来,一块没有边际的黑布,笼罩了天空,驰道两侧的树林中,传来了鸟儿归巢的声响。

  两只黑色的乌鸦,盘踞在前方村口处的一棵早就死亡的枯树上,它们血红色的眼睛凝望空荡、冷寂、幽深的村子,嘴里发出“嘎嘎嘎”的哀鸣。

  司匡骑着马,领着队伍,如愿以偿地到达了村庄。

  村内,几十座低矮破旧的房屋,鳞次栉比地散落在南北两侧。

  每座房屋的南侧,都种着一颗高大的槐树。

  槐树高耸,茂密的树叶压着房屋,屋顶上的茅草被树冠压在底下,动弹不得。

  树下南墙,因为树的缘故,终日不见阳光。昏暗潮湿。

  外墙用泥巴糊上去的墙皮早已脱落了,墙上露出来大大小小、凹凸不平的破石头,石头缝里,还夹杂着大大小小的蜘蛛网。

  不知为何,每家每户门口的那棵槐树上,都挂着一个黑色的小旗,小旗的正下方,则是一块巴掌大小的深褐色麻布。

  司匡看到这一幕,眉头皱得更厉害了。

  他来到大汉将近半年了,自然知晓黑旗的作用——招魂。

  为何每家每户都要挂黑旗?

  难不成,这里的人死绝了?

  正当他疑惑的时候,一阵苍老的声音,引起了他的注意,“尔等何人?”

  不远处,一个拄着一根树杈拐杖、全身黑色衣服,眼圈发黑,鬓角发白、面色惨红的老妪,出现在众人面前。

  司匡与孔武相视一眼,同时点点头。

  下马,走了过去。

  来到老妇人面前,司匡拱手,谦逊行礼,笑着,“老人家,吾等是齐鲁之地的商贾,想北上,敢问此地可有船只?”

  “商贾?”老妪脸上的皱纹增多了,抻着头,瞅了瞅后面庞大的骑马队伍,深邃的双眸中闪烁着令人寻味的光芒,半信半疑,回答,“尔等恐怕要失望了,这几日,濮阳南岸,都不会有渡河船只。若急着过河,最好绕路。”

  “为何无船?”

  老妪无奈地摇摇头,叹了一口气,“黄河决口后,濮阳便成为众矢之的。为了平息河水,这几天,亭长会在濮阳计吏地监督下,主持河伯娶亲。”

  “河伯娶亲……”

  司匡听了这四个字,脸色黑的和煤炭似的,差点隐于夜色中,只剩下一件漂浮的衣服。

  “老人家,可否详细说一说?”

  “…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