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七十八章 从哪里来 回哪里去 (二)_穿梭时空的商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高阳在宁远之战过后就对满清发起了一场极为严苛的经济战。

  关外的土地虽然非常肥沃,是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但是,处在天灾不断的小冰河期,使用着原始的耕作方式。没有优良稻种和化肥的年代里,这里的粮食收成依旧不怎么样。

  而且,关外这边天气寒冷,一年只能种上一季粮食。在这个年代的亩产水平压根就养不活满清这么多的人与牲畜们。

  满清初立的时候拼命的攻打大明,主要原因就是为了抢夺粮食好生存下去。至于后来,那就是为了劫掠而劫掠了。

  从深山老林里面出来之后,进入了繁华的沈阳城。绝大部分的满人都学会了享受生活。他们需要大量的奢侈品,需要大量的日常生活用品,也同样需要大量的粮食。

  这些东西以往都是从大明去抢回来的。抢来的东西不够就用银子去向那些大明的走私商人们去买,反正大明的银子多的是。都是大明的东西,大不了日后再去抢回来就是了。

  高阳针对满清这种野蛮的以战养战的策略。严令打击走私贸易,意图彻底断绝满清获取各类生活必须物资的走私通道。

  张家口等大明走私商人与满清交易的重要地方全都被强行关闭。关宁军那里也收到了高阳的严厉命令。短时间之内他们不敢和满清做大规模的走私交易。

  这下子一举就将满清获取各类生活必须物资的主要通道给堵死了。以往遇上这种事情,满清都是大军出击去关内劫掠一番的。但是,现在别说去关内劫掠了,明军不主动打过来就算是满天神佛在保佑了。

  满清起兵之初。所在的位置处于一个四战之地。

  北方是荒无人烟的茫茫林海雪原,是真正的原始地貌,天气冷的吓死人。别说去劫掠粮食什么的了。就连活着的人都没有几个。

  西边是比满清还要苦穷贫困的蒙古诸部,一开始的时候能抢的都抢过了。现在绝大部分蒙古部落都投靠了满清,每年除了上贡一些牛羊马匹之外,别的什么都没有。他们反倒还需要满清的不断接济才行。

  南边是仇恨值满到爆棚的大明。想要从大明得到物资,除了走私之外,只能是靠劫掠的。往年里还好说,直接派兵去抢就是了。可是现在新军崛起,在宁远城外将满清精锐给打的满地找牙。这个时候多尔衮可不敢有南下的心思,南边的路也不通。

  至于东面。东面是世代为大明番属的朝鲜。

  之前皇太极多次攻击朝鲜,但是每一次都遇上激烈抵抗。直到毛文龙被袁大督师给杀掉,和满清打的最激烈的东江镇全面崩溃之后。大明失去了至关重要的东江镇。

  同时也被切断了和朝鲜之间的联系。皇太极连续攻击朝鲜数年,终于将朝鲜打服,有了一个不是那么听话的小弟。

  可是,当满清在宁远城外大败而归的消息传到朝鲜之后,朝鲜上下一片欢腾。他们毕竟是接受了正统的汉家文化的藩属国。对于野蛮的、梳着金钱鼠尾辫子的满清没有一丝的好感。

  之前打不过人家,而且就连宗主国都被打败了。无奈之下只好投降了满清。可是大明一旦翻过身来,做小弟立马就重新回到大明的怀抱之中。

  朝鲜在宁远之战结束之后立刻就向京师派出了使臣,痛哭流涕的对崇祯皇帝做忏悔。乞求能够得到大明的宽恕。而崇祯皇帝则是心情大好的接受了朝鲜的回归,大方的表示既往不咎。以后继续做听话的小弟就好。

  崇祯皇帝在给出了许多赏赐之后。大多都是高阳弄来的香烟、镜子、铁质农具等等物品。吩咐朝鲜封锁对满清的后勤供应,就打发使臣回去了。

  当时高阳正在现代时空处理私人事务,并不知道这件事情。等到高阳回来的时候,朝鲜的使臣都已经走了。高阳...[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