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5章 捧高踩低,片约不断_我本港岛电影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涨。除此之外,演职人员的资源也掌握在他们手中。

  哪怕吴孝祖把电影拍成花,或许都不如黄白鸣凑几个大明星拍一个合家欢的《家有喜事》。

  如今港岛大明星的片约,很多都签在了电影公司。

  周闰发的片约就签在了新艺城。张国栄也签了戏约给电影工作室。甚至就连刘德桦,戏约都潜在了经理人张国中的艺能电影公司。

  明星资源是电影拍摄最重要的资源。

  后世很多人看到一些他们很崇拜的大导演选演员的时候眼盲的忽视一群非常非常符合角色的演员,反而是选择一群明星。

  同样是拍摄一部大片,吴孝祖也会选择那些自带票房的明星。王千缘、秦日天、张译他们的票房号召力如何能和黄173比?如何能同流量明星比?

  娱乐圈,名气是一个很重要的资源。

  对于吴孝祖这种心思单纯的人,当然是又便宜要占,没便宜创造便宜也要占了。

  占便宜这种事足以镌刻在1024火车头公司的血液中。

  …

  新艺城。

  “吴孝祖?”

  因为天黑,一颗卤蛋站在窗边自喃自语。

  “你想搵他来拍片?”

  曾智伟坐在沙发上,整个人都陷入其中,两条小腿点着脚尖沾着地,“这个家伙连续两部电影大卖,好犀利。搵他开戏,有得赚哦!”

  “冇错,就连最近音乐圈新冒头的一个叫做beyond的摇滚乐队都因为他这部电影受益了。几首插曲在音乐圈传唱度很高。”

  另一个沙发上,泰迪罗滨两脚悬空,晃荡其中,斜着嘴坦然笑,“如今他接连两部戏卖座,没道理不捧高踩低。”

  这一矮一个更矮的两个人,很有一种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感觉。

  如今的新艺城基本就剩下麦加、黄白鸣与石田这三位股东了。曾智伟早已投奔了三毛,泰迪罗滨也只是不理“朝政”。任凭三人去折腾。

  新艺城如同很多创业成功的企业一样,同甘苦共患难并不难,因为大家什么都没有,只有一腔热血。

  但随着利益分配的不均,这腔热血会被利益慢慢冰凉。

  很多人讲到新艺城都说是利益分配不均。这一点确实很正确。

  但如果三人分配真正的均匀就一定会走下去吗?

  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麦加、黄白鸣和石田这三位股东真的平均利益,恐怕比此时还不如。

  利益自古就没有均不均的问题。

  麦加有意开一部大制作电影。他一直坚信大制作、大卡司、大阵容才是新艺城走下去的出路。

  石田最近同徐尅搞出了《英雄本色2》,黄白鸣则继续他的中小制作喜剧路线。三个人的创作理念和经营理念就有根本上的差别。

  麦加对吴孝祖很欣赏。

  他认为吴孝祖的群P……戏能力很强。甚至说全港电影圈之中,《一个字头的诞生》中展露出的群戏之精彩很多人都难以望其项背,捡肥皂都难。

  这种群戏也很适用于商业性的大制作。

  不过有一点让麦加很是迟疑,那就是吴孝祖的电影风格太明显。从《雨夜屠夫》到《一个字头的诞生》全都有明显的个人印记。

  个人风格太明显的导演对于商业大制作电影来说并不是一个褒义词。

  想一想吴孝祖新浪潮的名字,麦加心里那叫一个腻歪。

  挺好的一个商业导演,非要混进新浪潮的队伍里,可惜了——

  不提麦加举棋不定。

  很多人实际上都把吴孝祖当做了一块香饽饽,恨不得咬上一口。

  之前的项十三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甚至就连邓广荣都对有这种想法。

  《一个字头的诞生》还未下档,吴孝祖就如雪片一般收到不少的投资和戏约。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