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七章 飞跃发展之前_抗战惊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击鬼子的另一条交通要线——津浦路,从而调动鬼子,使其冬季扫荡半途而废,甚至是直接取消呢?

  除了个人交情外,杨天风认为只要国府的大反攻命令一下,新七军与第二十一集团军的联合进攻便有了九成的把握。现在嘛,该是物资倾斜,加强友军战力的时候了。

  光是武器物资还有些不够,杨天风还要加大对第二十一集团军的军工的扶助力度,这同时也能减轻自身的压力。

  到现在为止,大别山根据地在廖磊的全力支持,新桂系的财力扶持,永城兵工厂的技术帮助下,已经建起了炸药厂、小型炼钢厂、子弹复装厂等生产部门,能够制造飞雷筒、地雷、手榴弹、六零迫击炮、八二迫击炮,及相关的弹药。

  当然,因为生产技术上的差距,大别山的军工部门生产出来的迫击炮在重量和性能上是不如永城兵工厂的。但解决了军队中有没有的问题,并且还在不断改进,部队的装备水平还是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轻、重机枪,榴弹发射器,钢拳,杨天风斟酌着列出清单。这些还都属于消耗品,他在后面又补上的几台机器设备,相信这才是廖磊更加需要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用钱买,用东西换,哪有自己生产制造更方便、痛快。

  看着清单上的物品,杨天风露出笑容,不免有几分得意。

  武器弹药的生产制造固然重要,而永城兵工厂从外购到能够自制机器设备,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糙到精密,不断的进步,无疑更加令人振奋。

  这意味着工业生产能力的大幅提升,意味着产量的大幅增长,也意味着杨天风计划中的爆兵模式能够更快地加以实施。

  从招兵到征兵,这是一条必然要走的道路。而军队的稳步扩充,特训班的不断开设,下级军官和老兵的培养,以及军人待遇的吸引力,这些都是杨天风有意作的铺垫。

  而这些还不是全部的条件。

  自抗战起,国府便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即按照保甲制度调查户籍、人口,然后对将年满十八岁至四十五岁的兵役适龄男子登记于册。每年由保长采用抽签的办法,决定谁去当兵。

  抽签的基本原则是“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独子免征”。但男子是否适龄、健康与否、是否独子、抽签后谁去当兵等等,几乎都由乡、保长和军队征兵官员说了算。特*权滋生腐*败,而国*军的征兵过程可谓腐*败透顶。

  既然征兵过程中腐败盛行,富家官宦子弟和亲属大量逃避兵役,这就不得不采用抓、拉贫苦人家壮丁的方式补充缺额。到后来,“抓、拉壮丁”甚至成了多数地区征兵的主要方式。

  而被强行征召的壮丁入伍后的命运更惨,他们受到种种非人虐待,更有上百万的壮丁还没来得及上战场,就死在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