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三章 见闻,去留?_抗战惊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条件的要求很低,村镇的铁匠铺便可依样打造。所以,杨天风利用同样是民间炼制的土铁,以及炼钢厂筛选下来的次品钢材,把生产“两撅枪”的任务派发给各村镇的铁匠铺,以增加生产制造的产量,实现全民皆兵的设想。

  同样,杨天风还把制造翻火子弹的工作也转包给民间作坊,这些子弹因为口径差别不能被正规军使用,而且质量稍差,有些弹头竟是用硬木制造,就全部供应给装备老旧枪枝和“两撅枪”的联防队。

  众人惊讶于根据地内枪枝的数量,更对根据地的军工生产感到震惊。土造劣质手枪的制造且不说,每支枪总得配发三五颗子弹吧,算起来将十分巨大。而就是这个弹药数,敌后很多抗日武装都无数保证供应士兵,何况是数量庞大的老百姓呢!

  尽管李锡九等人很诧异,不知道这样的“兵”能不能打仗,但对于根据地的生产能力确实刮目相看。

  不过,还有更多的事物在吸引着他们。比如,镇上的市面很繁荣,当然,这是和日本人占领区相比。这里的老百姓脸上没有外面那种惯有的菜色和麻木悲哀,对,就是那种安全感,让他们可以笑,可以说,可以担着货大声吆喝。

  在镇子上打尖吃饭时,他们还看到几个佩戴袖标的宪兵在巡视,旁边军人模样的人很紧张,忙着整理军容。而老百姓却视若无睹,依然忙着自己的事情。

  “内政搞得相当好啊!”韩麟符和李锡九坐在一起,低声说道:“以前对杨天风只是有所耳闻,现在看来,确是个不简单的人物。”

  “对他的研究,早已经在进行了。”李锡九沉声说道:“只不过,我们还不知道具体的结论。有鉴于此,我们可要加倍小心。”

  韩麟符点了点头,不再耳语,边吃边若有所思地观察、张望。

  ……………

  夜色迷茫,秋风萧瑟。

  孙殿英望着窗外,并没有接风宴后的喜悦,反倒是皱着眉头,久久不语。

  原新五军副军长康祥看着孙殿英的脸色,忿忿地说道:“杨天风实在是过份,咱们已经如此退让,他还不肯罢手,非要挤走军座。”

  原副军长邢肇棠倒不觉得有何不妥,军人嘛,吸鸦*片象个什么样子。国府也早有军令,只不过管小不管大,国*军将领中吸食鸦*片的还有不少。以前孙殿英是老大,没人管他,可到了杨天风这里,就得遵从人家的规矩。何况,如杨天风所说,上行下效,军长是大*烟鬼,还怎么理直气壮地要求士兵呢!

  但这话是不能说,也不好说,要说也得委婉点。

  没等邢肇棠开口,孙殿英已经长长地叹了口气,颓然地摇了摇头,说道:“来之前,我与孙桐萱有过长谈,想多了解一下杨天风的脾气禀性。他告诉我,杨天风表面谦逊有礼,内心却执拗刚强。当初在永城人马并不算多时,便敢与孙桐萱讨价还价,在鲁西招募处的事情上有所争执。现在,他已经成了气候,国府另眼相看,战区也青眼有加。年纪轻轻,便已是一军之长,升为中将。嘿嘿,后起之秀,咱们是没法比呀!”(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