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一章 “供上参考”的回信_抗战惊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衔的一个阶级,低于二级上将,高于中将);侍二处主任陈布雷,被称为蒋的“文胆”、“智囊”。署名“侍秘二”的文件或电报,连孔祥熙这样的皇亲国戚都不敢怠慢,稍有得罪。

  1939年初,蒋委员长决定将侍一处和侍二处中搞情报的业务合并起来,单独成立一个第六组,亦即情报组。蒋最宠信的大红人之一――戴笠得到这个消息后,想方设法要把这个职位拿到手。为此他到处托人情,找关系。但蒋还是没有让戴笠当这个组长,而让另一心腹唐纵担任此职。

  唐纵也是军统系统,但当了第六组组长后,就成了军统局的“顶头上司”,戴笠也得拉拢、讨好。当然,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唐纵收受厚礼后,对军统局和戴笠本人也就格外帮忙。军统局的报告率先呈送,别的单位的报告或许压个一天半天。这样的“小动作”在唐纵来说更不费吹灰之力,但对军统局来说就功德无量了。

  能“通天”的情报组组长唐纵给杨天风写信,引子是杨天风所提供的日军将进攻长沙的情报,看起来倒也名正言顺,但细琢磨,却不是那么回事。再仔细研究信中的内容,更超出了确认情报的范围,用词也相当客气。

  你说你一个侍从室的高级幕僚,主管情报的组长,跟我探讨什么国际动向和我国应用之对策呀?什么博采众长,什么广纳建议,什么议论判断要极警策等等,杨天风看来都不是真的,最关键的还是唐纵说到的要供上参考这句话。

  供上参考,这个上是指谁,从唐纵的位置琢磨,便已经是非常简单就能得出判断了。

  不是唐纵要听杨天风的意见,而是蒋委员长想听。为什么蒋委员长想听,从其心理思维,也可以猜出大概。

  虽然蒋委员长在抗战中一直没有谈和、投降,但其对外来干涉和援助,却一直抱有极大的期望。若不是如此,淞沪会战不会打那么久,争取外援的外交努力也一直没有中断。

  其实,杨天风编了那套谎话,或者说是赵雨柔给他编的,他也没奢望别人会笃信不疑。而现在出现的这种情况,他也是有过考虑的。至于是不是从雷达,或是其他技术来推测他的背景,这倒不是很主要的问题了。

  而从杨天风的表现和贡献,作为高级日谍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再以惊雷为笔名的文章来分析,他对苏联也没什么好感。这样一来,希望中国拖住日本,或是希望中国取胜的列强和国际势力,似乎也就比较明显了。

  杨天风是个极聪明的人,他通过此信的不同寻常,终于琢磨出了其中隐含的意思,也就明白了国府为何会突然慷慨起来,给予他大力的援助。

  当然,这对杨天风是极为有利的。不仅是物资供应充裕起来,更可以发挥他的长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